高考地理知识点《环境与环境问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8 14:20: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读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及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气象专家分析,近年来我国华北地区出现的扬沙、沙尘天气与北方地区冬春普遍干旱、降水减少和土壤表层松化有明显关系。
材料二?我国主要环境问题示意图。
⑴图中表示的是发生在我国的比较严重的三类环境
问题。请按序号填出各图例代表的环境
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3分)
⑵近年我国①灾害频发,生态环境趋向恶劣,主要是?因为自然环境中的_________要素发生了变化。此外,人类对陆地环境中_________要素的直接破坏,也扩大了①灾害发生的范围和频度。(2分)
⑶分析②环境问题在我国西南地区表现得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3分)
⑷缓解长江三角洲地区③环境问题的正确措施有_______和_______(填字母)。(2分)
A.逐步降低人均能源消费量
B.加快发展公共交通运输事业
C.发展高科技产业,推广节能减排技术
D.与中西部地区联合开发建设能源基地


参考答案:
⑴土地荒漠化(1分)?水土流失(1分)?酸雨危害(1分)
⑵气候(大气)(1分)?生物(植被)(1分)
⑶西南为高原山区,地面崎岖(坡度大);岩溶地貌发育,上层薄,植被脆弱;湿润地区,降水多(3分)
⑷B(1分)? C(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选考三?环境保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PM2.5(10)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中直径≤2.5(10)微米的微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它作为水汽的凝结核,是云、雾、霾的形成因子。雾与霾可相互转化,其区别在于相对湿度,相对湿度达到95%以上的低能见度现象称为雾,低于80%的为霾。
材料二: 2013年1月7日以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多次自北向南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有专家指出,中国部分地区的雾99.9%的情况是霾。下表为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我国部分城市2012年平均PM10浓度(单位:微克/立方米)。

国际标准
海口
香港
南昌
北京
兰州
20
38
50
79
121
150
(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自北向南大范围爆发雾霾天气的原因。(6分)
(2)专家称,我国走出“霾”伏至少还需20年。请对治理此大气污染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加大宣传教育除外)。(4分)


参考答案:
(1)自然原因:冬半年空气干燥,西北风强劲,我国北方地区离内蒙古等沙源地较劲,冬季冷锋导致锋面逆温,雾霾不易扩散。(答对两点给4分)
人文原因:冬季取暖燃煤、交通工具加重PM2.5含量;城市高楼林立,阻碍空气水平运动,雾霾扩散受阻。(答对一点给2分)
(2)加大环保立法、执法力度;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核能和水能 等;加大技术投入,发展清洁煤、液化煤等技术,排放时过滤回收粉尘;植树造林等。(答对两点即给4分)


本题解析:
(1)根据题目叙述:PM2.5(10)是指环境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中直径≤2.5(10)微米的微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它作为水汽的凝结核,是云、雾、霾的形成因子。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雾霾严重的自然原因是冬半年空气干燥,西北风强劲,我国北方地区离内蒙古等沙源地较劲,冬季冷锋导致锋面逆温,雾霾不易扩散;人为原因是冬季取暖燃煤、交通工具加重PM2.5含量;城市高楼林立,阻碍空气水平运动,雾霾扩散受阻。
(2)要减少空气的可吸入颗粒物,除加大宣传教育除外,还应加大环保立法、执法力度;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如风能、核能和水能等;加大技术投入,发展清洁煤、液化煤等技术,排放时过滤回收粉尘;植树造林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1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1,完成下列问题。

图1
小题1:图1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
A.年降水量少
B.夏季降水多
C.冬季降水少
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小题2: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
A.流速减小
B.流速增大
C.水位涨落
D.水位稳定
小题3: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A.水生植物增加
B.水体富营养化
C.鱼的种类增加
D.水面面积扩大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对应月降水量的关系,可知降水量多的夏季,滑坡次数也多,所以图1表明该区滑坡多发的诱因是夏季降水多,年降水量少,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不易引发滑坡。
小题2:三峡水库蓄水后,流速减慢了,水位稳定了,这不会引起滑坡,库岸滑坡几率增大,主要是因为水库水体的水位涨落,导致沿岸地区土质疏松。
小题3: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库区水面面积明显增加,水量也增加,鱼的生存空间增大了,所以水面面积扩大是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水生植物增加和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渔业的繁殖,鱼的种类不一定增加。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2008年3月,联合国副秘书长提出了“碳中性国家”(不给地球环境增加二氧化碳负担)的概念之后,一些国家开始响应,并为实行“碳中性国家”计划制定年限和措施,以实现二氧化碳排放为零的目标。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国家最有可能提出“碳中性国家”口号的为
[? ]
A、美国
B、埃及
C、印度
D、冰岛
2、下列措施中有助于实现“碳中性国家”的是
[? ]
A、退耕还牧
B、洁净煤技术
C、推广水电等绿色能源
D、减少氟氯烃化合物的排放


参考答案:1、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A.南方低山丘陵的“红漠化”
B.日本的水俣事件
C.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D.美国的暴雪天气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某一地理环境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以致整体地理环境的改变。
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如下
?
正常年份
厄尔尼诺发生的年份
图示


洋流
秘鲁寒流沿秘鲁沿岸向西北流
温暖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动
生物
秘鲁寒流上升流带来丰富的诱饵,形成渔场
该海区水温升高,营养物质减少,浮游生物和鱼类、鸟类死亡
大气环流
存在对流性环境,赤道太平洋西岸气流上升,东岸气流下沉
形成增强型对流,赤道太平洋中部气流上升,西岸气流下沉,东岸下沉气流因水温升高而减弱
天气气候
西岸降水较多;东岸降水较少,形成荒漠
西岸的澳大利亚以及印度、非洲等地出现严重旱灾,东部荒漠地带暴雨成灾
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其影响全球的环境。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