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19:45
1、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气候统计图,回答下题。
小题1:该地最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
B.河西走廊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小题2:下列关于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被为亚热带落叶阔叶林
B.地表呈现千沟万壑的景观
C.喀斯特地貌广布,滑坡频发
D.昼夜温差较大,光照充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示资料可以看出:该地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大多时候相对湿度在50% 以下,可判断为干旱地区。河西走廊是干旱地区;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都为湿润地区,东北平原为湿润半湿润地区少部分地区为半干旱地区。选B正确。
小题2:河西走廊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是草原和荒漠景观,A错;这里已不是黄土高原了,是祁连山前冲积地形,B错;没有喀斯特地貌,C错;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该图是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轮廓及其主要山脉和城市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小题1:对图中山脉的表述,与事实相一致的是?(?)?
A.图①中的山脉是阴山,图②南侧山脉与图④中北侧山脉是同一山脉
B.图②中部为天山,其向东延伸便是③中的秦岭
C.图②最北一列是阿尔泰山,图④中北侧一列是祁连山
D.图①中山脉被长江切开形成长江三峡,图③中山脉是我国南北方的重要分界线
小题2:对甲、乙、丙、丁四个省级行政区行政中心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位于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因干支流汇合而兴起
B.乙位于塔里木河沿岸,因河运而兴起
C.丙是我国著名古都之一,地处号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平原
D.丁位于澜沧江沿岸,有“日光城”之称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根据图示四省区的轮廓和主要山脉分布判断,①湖北省;②新疆;③陕西;④西藏;
小题1:图①中山脉为巫山,长江穿过巫山形成长江三峡;图3中山脉为秦岭,是我国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
小题2:A项甲城市为湖北省会武汉,而嘉陵江与长江汇合处为重庆;错误;B项乙城市为乌鲁木齐,位于天山以北,准噶尔盆地,因陆路交通发展而兴起;错误。D项丁为拉萨,但不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城市;错误。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表,回答题。
| ? | 水资源 | 人口总数 | 耕地资源 |
| 东北 | 5.56% | 8.76% | 16.97% |
| ? | ? | ? | ? |
| ① | 46.44% | 19.55% | 14.44% |
| ② | 33.72% | 38.64% | 25.1% |
| ③ | 6.14% | 26.02% | 31.9% |
| ④ | 8.14% | 7.03% | 11.9%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直接根据表格资料分析,①地区水资源最丰富,判断为西南地区;②地区的人口总量比重最大,故判断为东南地区;③地区水资源最少,而耕地资源最多,故判断为华北地区;④地区水资源少,人口比重最少,耕地面积少,故判断为西北地区。
小题2:直接应用表格数据,以耕地面积比人口总数计算,②地区的人均耕地资源最少。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掌握我国的人口、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的区域分布概况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人口数量和耕地比重进而计算并比较人均耕地资源数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可以反映我国地理环境差异的是
①农业发展方向上东农西牧?②传统运输南船北马
③粮食生产种类上南稻北麦?④糖料作物栽培上南蔗北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对我国不同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差
B.西北民居屋顶坡度平缓
C.浙闽山区民居屋顶多为平坦状
D.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厚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于南北方光照条件的差异,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较南方强;由于南北方降水条件的差异,从北向南民居的屋顶坡度逐渐增大;由于南北方气温条件的差异,南方民居墙体较北方严实轻薄,故本题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