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19:03
1、单选题 如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上升气流较强
B.乙处的风向是西北风
C.丙、丁两处的气压差低于10百帕
D.甲处的风速大于乙处
【小题2】丙地目前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狂风暴雨
B.气温骤降
C.天气晴朗
D.阴雨连绵
【小题3】监测图中天气系统的运动方向,应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A.GIS
B.RS
C.GPS
D.GIS和GPS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为高压中心,垂直方向气流以下沉为主,故A错误;乙处风向为东北风,故B错误;气压值:1000<丙处<1005 ,1005<丁处<1010,故丙、丁两处的气压差为0--10百帕,C正确;甲处等压线稀疏,乙处等压线密集,故乙处风速大于甲处D错误。
【小题2】丙地目前位于暖锋锋后,由暖气团单独控制,天气晴朗,故C正确。
【小题3】RS是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对运动中的天气系统进行分析故B正确。
考点:等值线图判读,锋面气旋,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滨、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是( )
A.春季,雨水不足,风沙在此沉积
B.夏季,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
C.秋季,受副热带高压影响,降水少
D.冬季,河床裸露,泥沙较多
【小题2】近年来,该区域雾霾天气频繁出现,但H处的雾霾不明显。下列成因中正确的是( )
A.地势平坦,有利于雾霾扩散
B.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处,形成风口,狭管效应,有利于雾霾扩散
C.工业技术发达,污染物得到严格控制
D.靠近河湖,不利于雾霾天气形成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通过经纬度可以大概确定该地区为华北平原,沙源丰富,主要受风力作用和流水作用;受季风影响,夏秋季节降水多,该地区部受副热带高压影响,故选C项。
【小题2】H地雾霾天气少,但是北京和天津雾霾天气多,说明技术因素和河湖因素影响少,地势平坦于雾霾天气的消失关系不大;H处风力强,才是雾霾天气少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
考点:该题考查外力作用和雾霾天气形成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中央气象台2010年1月16日发布的全国降水量预报图的局部图(重庆及周边地区),读图回答6~7题。
【小题1】导致图中雨雪分界线在A处发生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纬度
C.地形
D.植被
【小题2】图中A、B两地所具有的相似气候现象是
A.冬雨多 B.太阳辐射弱
C.气温年较差大 D.无霜期短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十六)(12分)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填出图中代码所代表的地理名称: B ;C ;
E ;F
【小题2】河流AD段的流向为_____________。
【小题3】B处海拔最高可能的范围是( )
A.[150m,200m]
B.[250m,300m)
C.[200m,250m]
D.[250m,300m]
【小题4】若G、H两地图上距离为3.6cm,则两地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G与H的相对高度为 。
【小题5】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为 ,为解决此问题,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应以 为主。
【小题6】拟在A---H处建一水坝,应选择在________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B陡崖 C鞍部 E山谷 F山脊
【小题2】西北向东南
【小题3】B
【小题4】7.2km (50m—150m)
【小题5】水土流失 林业
【小题6】A处 位于峡谷,工程量小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等高线分布状况判断: B陡崖;C鞍部; E山谷;F山脊
【小题2】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方向,河流AD段的流向为西北向东南。
【小题3】B处为陡崖,陡崖顶的海拔最高可能的范围是[250m,300m),所以选择B选项。
【小题4】根据比例尺公式进行计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的倒数)=3.6×200000=720000厘米=7.2千米,G的海拔范围是(400,450),H的海拔范围是(500,550),所以G与H的相对高度为(50m-150m)。
【小题5】该区域可能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为解决此问题,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应以林业为主。
【小题6】建水坝,应选择在A处,理由是位于峡谷,工程量小。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点评:等高线的分布可以反映地表形态。闭合等高线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中间低四周高为盆地;等高线弯曲可以利用口诀“凸高为低,凸低为高”帮助记忆山谷和山脊。凸低为山脊,纬分水岭,凸高为山谷,可能发育有河流,河流流向低处;等高线相交反映的地形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反映坡度较大,河流流速较快。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一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该图),回答第10题。
与图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是( )
A.四川盆地
B.珠穆朗玛峰
C.白头山天池
D.云贵高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根据图示示坡线分布判断,该地区周低中高,但中心区域又向内海拔降低,故判断为火山口地貌。
点评:知识性试题,简单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