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受热过程》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8 14:15: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飓风和寒潮都是影响美国的灾害性天气。
小题1:截至2012年11月4日上午,飓风“桑迪”导致美国113人死亡,联合国总部受损。下列海域最有可能生成“桑迪”飓风的是(?)?

小题2:当“桑迪”飓风影响时,美国沿海某地测得风向由西北风转为东南风,判断飓风在此地移动的方向大致是(?)
A.由南向北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D.由西向东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飓风指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部地区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其定义和台风类似,只是产生地区不同。飓风也生成于热带洋面,排除C、D。美国位于北半球,排除B。
小题2:根据北半球气旋中的气流流向是逆时针方向复合,可以判断该地起初在飓风的西侧,之后在飓风的东侧,推断出飓风自东向西移动。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人类活动会引起温室效应增强。温室效应增强的原因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类活动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这些温室气体主要吸收长波辐射,对太阳短波辐射消弱作用不强,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即是“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选B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正确的有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①热的地方应空气上升,冷的地方则空气下沉;错误;④白天的海洋和陆地相比,陆地升温快,则热空气上升,海洋升温慢,则冷空气下沉;错误。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是因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较少,而近地面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则通过大气逆辐射,把能量还给了地面,对地面起了保温作用。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热力作用的基本原理。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矿物能源的大量消耗,大气中二氧化碳不断增多,充分利用太阳能等无污染、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成为工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大气中不断增加的二氧化碳被认为是一种温室气体,它是如何加强大气“温室效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温室效应”原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用大棚技术种植蔬菜、花卉等作物,参看景观图分析说明大棚技术对农业生产所需光热及水分条件的有利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太阳能外,请再例举两个绿色新能源: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据报道北京正在建设大型太阳能发电站,试分析在北京布局大型太阳能发电站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能更多地有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进而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使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2、使冬季的太阳光热得以充分利用,提高了大棚内的温度,使作物在冬季也可以种植(可以减轻冻害,提高农业生产抗灾能力);有利于保持、调节大棚内空气和土壤的水分。
3、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地热能等,光照条件较好;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资金充足);能源需求量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