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10:24
1、单选题 点正北,O点太阳高度为20°。据此完成下题。
1.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能是2.当北京时间为15点时,旗杆的影子朝向3.图示季节,下列说法中可信的是
A.20°N
B.0°
C.10°S
D.20°S
E.正南
F.正北
G.东北
H.东南
I.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天气特点是温和多雨
G.我国华北地区农民正准备收割小麦
澳大利亚农民正忙于给牧羊配种和剪羊毛活动
我国从中东返回的石油运输船在北印度洋航行中顺风顺水
参考答案:1. D
2. B
3. A
本题解析:1.本组题考查光照图知识及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图中圆为正圆,太阳高度一天中几乎不变,可判断O点为极点,C点位于O点正北,可判断O为南极点,O点正午太阳角度为20°,可知直射点纬度为20°S。
2.南极点旗杆影子一定朝北。
3.此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
本题难度:一般
2、多选题 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2.关于地球陆地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纬度比b点高
B.b点纬度比c点高
C.c点纬度比d点低
D.d点纬度比a点低
E.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
F.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G.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高纬度地区
H.纬度位置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
参考答案:1. BD
2. C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和读图分析能力。
1.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受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两因素的影响。海拔高度相同纬度位置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同一纬度海拔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大。故BD正确。
2.同上题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以下四个日期中地球公转速度最快的是
A.8月2日
B.5月15日
C.10月1日
D.1月15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地球公转速度最快为近日点(1月初),公转经过远日点(7月初)附近,则公转速度最慢,故选D项。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的基本特征: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等基本规律即可轻松解题。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图中a、b、c、d四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2.图中四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依次是
A.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小到大依次是a、d、b、c
B.四地的角速度都不同
C.四地的角速度都相同
D.四地的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b、c、a、d
E.a、b、c、d
F.d、c、b、a
G.c、d、b、a
H.d、a、c、b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1.地球角速度规律:除南北两极外,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自转线速度规律: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直接根据图示四地的纬度位置即可判断,a、b、c三点角速度相同,但d点角速度为0。而从低纬向高纬,线速度递减,则D项正确。
2.根据图示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则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短,故B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速度和昼夜长短的判断。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就应该及时总结规律方法。
本题难度:简单
5、填空题 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图中A为 界面,B为 界面。
(2)图中数字代表地球不同圈层的名称,其中代表地壳的是 ;(填数字)代表地核的是 ;(填数字)数字①为 ;数字③为 。
参考答案:
(1)莫霍(2分) 古登堡(2分)
(2)②(2分) ④⑤(2分) 平流层(2分) 软流层(2分)
本题解析:
(1)A位于地面以下平均33千米处,为莫霍面;B位于地面以下平均2900千米处,为古登堡面。
(2)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为②;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分为外核和内核,分别为图中④、⑤;①位于地面以上12千米到平均约55千米高度,是大气层中的平流层;③位于地幔上部,为软流层。
考点:地球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