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城市与地理环境》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8 14:08:5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社会因素对城市中住宅区影响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邻,高级住宅区往往与文化区相联系
B.低级住宅区与高级住宅区在位置上往往相邻
C.低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坡地,高级住宅区多分布在平原
D.低级住宅区与高级住宅区的位置关系在农业文明以前就已明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某城市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1分,共7分)

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
A是_______(河流)B是_______(城市)
图中B城市的区位选择反映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
律是_________________,在长江沿岸与B城城市区位类型一致的还有_______和______等城市。
______是古代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因此______对城址的选择影响很大。


参考答案:(1)长江?重庆
(2)沿河设城?宜宾?武汉
(3)河运?河流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区位。
(1)图示嘉陵江与长江交汇于重庆;
(2)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河网稠密,故城市分布的一般原则:沿河设城。B城市的有利区位即位于两河交汇处,长江流域还有汉江与长江交汇的武汉;岷江与长江交汇的宜宾。
(3)古代城市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为水运。故河流对城市布局影响很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下列原因正确的是(?)
① 市区交通拥挤,用地紧张
② 大城市环境改善
③ 乡村环境优美
④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A.① ③ ④
B.① ② ④
C.① ② ③
D.② ③ 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材料反映逆城市化,主要原因是:一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而市中心环境污染严重,郊区环境优美;二是乡村、小城镇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故选A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城市中大面积绿化带的主要作用有 ?
A.净化城市空气
B.减轻酸雨危害
C.防止水土流失
D.减轻“热岛效应”强度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减轻酸雨危害,防止水土流失是绿色植物的功能,但不是城市绿化带的功能,所以BC选项错误。净化空气,减轻“热岛效应”强度是城市中的绿化带功能。所以本题选择A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我国两城市的甲乙两家庭(人口、住房、收入等条件相当)各月用电量比较图”。

小题1:家庭用电量与所在地气候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气温最高都在7月份
B.两地气温最低都在1月份
C.甲所在地区海洋性强
D.乙所在地区海洋性强
小题2:甲乙家庭所在城市可能分别是
A.拉萨、北京
B.乌鲁木齐、厦门
C.哈尔滨、兰州
D.武汉、大连
小题3: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而核电所占比重小。我国发展核电可以
A.缓解热岛效应
B.降低我国发电总量
C.减少碳排放量
D.解决能源短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 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都是中国的两城市,有图可知:用电量都是夏季最高,甲是7月最高,乙是8月最高,故A错。冬季也是用电高峰期,因为需要供暖,甲是冬季1月高,所以1月最冷,乙是2月用电量最高,所以乙是2月最冷,故B错。由图可知甲城全年用电量变化很大,所以气候变化也大,应该气候大陆性强,而乙城相反,故D正确。
小题2:有4题分析得出甲城最高温7月可能在长江流域,因为此时长江流域”伏旱”造成高温,乙城在沿海地区,且在中国北方地区,因为最高温在8月,故选D。
小题3:城市热岛效应主要由城市排放废热多和建筑物高大密集,不易散热引起,故A错.发展核电不会降低我国发电总量,故B错.D项太绝对,只能缓解能源短缺,不能”解决”。
考点: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和大气运动与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