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08:13
1、单选题 关于该图中各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昼夜各长12小时
B.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从②点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
C.③点的太阳高度角为0°,昼长为0小时
D.④点此时处于日落时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图示自转方向表示南半球,图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②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大,A错误;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即②向南北两侧递减。B正确;③出现极昼,昼长24小时。④顺着自转方向即将进入昼半球,为日出时间。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是
A.3月21日
B.9月23日
C.6月22日
D.国庆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球太阳光照图的综合判断。北半球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秋二分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距离6月22日越近,升旗越早。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我国某中学地理课题研究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经纬度,设定了简易方案,并进行了实际测量。某方案及测量记录如下:测量工具:自制支架一个、教学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安装方式:如图。测量日期:2012年12月21日。测量地点:校园内P点。测量结果:在手表显示12∶58时角β最小,为52°56′;A为量角器中心O点的阴影,AB⊥PA。据此回答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或最接近于的城市是
A.上海
B.重庆
C.兰州
D.西安
小题2:当手表指针12点整时,当地观察到太阳的方位位于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正南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角POA最小,就是说明太阳高度角最大,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为90°-52°56′=37°04′。12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根据两地纬度差就是两地太阳高度差,可知此时测量地点纬度位置为90°-37°04′-23°26′=29°。可知此时测量地点纬度位置是29°N,可能位于重庆。
小题2:既然12点58分正午,那么12点太阳应该在南偏东方向,粗略说是东南方向。故选A。
点评:本题以兴趣小组的课题研究为背景考查太阳方位的判读及太阳高度角的延伸计算问题。兼顾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本题难度较大,学生要注意两地纬度差就是两地太阳高度差,太阳方位要注意所在位置与北京时间所在位置的差异。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判断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A.黄赤交角度数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相同
B.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C.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D.恒星M是天狼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图中与地轴垂直的面是赤道平面,连接两条回归线的面是黄道平面,两个面之间的夹角是黄赤交角。目前核度数是23°26′,等于回归线的度数。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如果黄赤交角变为0。太阳将总是直射赤道,不再作南北方向的往返移动。
图解赤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即黄道面与赤道平面之间的交角,叫做黄赤交角,其度数等于回归线的度数。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如果黄赤交角变为0。太阳将总是直射赤道,不再作南北方向的往返移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A.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B.赤道以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赤道至北极圈之间地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从赤道向南移动到南回归线,再向北移动到赤道。北半球物体正午的影子朝北。但是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可能出现极夜现象,不能出现影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