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07:26
1、单选题 下图表示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所占的比例(%)。读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以上波段中,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哪一个波段?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以上波段中,太阳辐射能最易被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能量集中范围。根据太阳辐射的波段及辐射能力判断,当波长位于0.4-0.76微米之间,辐射能力最强。所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可见光波段,为图中的③。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很少,太阳辐射不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地面辐射:为长波辐射,除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为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容易被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太阳高度季节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D地位于:( )
A.南极点
B.南极圈上
C.南极圈以南
D.南极圈以外
【小题2】当A、B两条线相交时,两地:( )
A.白昼等长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正午日影同向 D.季节相同
【小题3】A、C两条线相交于P点,若A、C两地纬度都增加5度,则P点位置会( )
A.左移 B.右移
C.上移 D.下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上可以看出,D地在12月22日时,太阳高度大约为26度左右,在6月22日是位于地平线以下,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时接近0度,可以判断其纬度是位于南极点,如果是南极圈,那么12月22日时有将近45度的正午太阳高度,在6月22日时正午太阳高度为0,故选A.
【小题2】由上图可以看出,A表示的是北回归线,B表示的是赤道,当两条线相交时,也就在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与回归线之间时,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相同的,白昼不等长,只有在春分和秋分时才会等长,因太阳直射点位于回归线和赤道中间,所以正午日影是反向的;季节也不相同,故选B.
【小题3】当A、C两地纬度都增加5度,那么P点也就是太阳直射在A、C之间时,因为C的纬度更大,所以P点会向下移,向南移,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高度变化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若图中丁地为极昼时,图中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乙>甲>丙>丁
D.丁>丙>乙>甲
【小题2】图中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正确排序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甲>丁
C.丙>乙>丁>甲
D.丁>丙>乙>甲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若图中丁地位极昼,说明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故四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由大到小的是乙>丙>甲>丁。
【小题2】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极点地区为零;图中甲地位于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丁位于极圈,四地中纬度最高,故线速度最小,丙地的纬度高于乙地,故丙地的自转线速度小于乙地。
考点:该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角和线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
A.黑子和耀斑
B.黑子和日珥
C.耀斑和太阳风
D.太阳风和日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太阳活动的类型多样,但主要的标志是黑子和耀斑,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磁暴”现象是指(?)
A.磁场发生了爆炸
B.磁针发生了故障,不能指示方向
C.因地球磁场受到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的扰动,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D.“磁暴”是地球本身的原因使磁场方向发生了改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磁暴”现象是地球磁场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而导致地球磁场发生变化,磁针无法正确指示南北方向的现象。故选 C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