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00:16
1、单选题 下列关于板块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A.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带
B.兴都库什山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的结果,位于亚欧板块
C.安第斯山脉是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的结果,位于美洲板块
D.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在板块消亡边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在板块生长边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地带,A错误;兴都库什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边界,位于亚欧板块,B正确,安第斯山脉为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而形成的,C错误;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位于板块碰撞边界,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掌握因板块运动形成的世界著名的地形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造成地震的原因主要是( )
A.人为活动
B.内力作用
C.外力作用
D.岩浆活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故地震是由内力原因造成的。
考点:该题考查内力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如图l0)。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读图回答问题。
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
①碰撞挤压?②张裂作用?③生长边界?④消亡边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根据海绵向二侧运动,属于板块的张裂运动,是生长边界。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地貌示意图,据图回答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水平岩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平岩层Ⅰ的厚度大于水平岩层Ⅱ
B.水平岩层出露宽度与地面坡度等有关
C.水平岩层Ⅰ在山谷处分布的海拔最高
D.水平岩层Ⅰ的形成时间晚于水平岩层Ⅱ
【小题2】关于该地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地势大致西北高东南低
B.从甲地可以直接观测到乙地
C.丙地海拔高于甲地
D.适宜多种经营,发展“立体农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水平岩层Ⅱ最厚的地方位于西南地区,厚度接近 150 米,比岩层Ⅰ厚;坡度缓的地方水平岩层出露宽度大,坡度陡的地方水平岩 层出露宽度小;水平岩层Ⅰ在各处的海拔相差不大,且位于水平岩层 Ⅱ的下部,形成时间早于水平岩层Ⅱ。 故 B 项正确。
【小题2】由图可知, 该区域呈西、南、东三面高,北部开口的“马蹄形”分布;甲、乙之间 有山脊,故从甲地观测不到乙地;丙地海拔大于 250 米,小于 300 米, 甲地海拔大于 300 米,小于 350 米,丙地海拔低于甲地;该地地势起伏 明显,适宜发展“立体农业”,获取经济、环境的综合效益,故 D 项正确。
考点:岩层新老关系。地形地势与农业生产。
点评:判定岩层的新老要发挥想象力。掌握等高线的判读技巧,要根据地形地势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地地质地形剖面图(图4—33),图中1.2…3 4 5、6为地层编号,并表示地层由老到新。据此判断10~13题。
图4--33
10.若该地在我国境内,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地区主要位于北方地区
B.该地区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其经济发展的长期性因素
C.该地区曾经发生过强烈的地壳运动
D.该地区的地质构造为:①处是背斜,②处是向斜, ③处是地堑
11.图中的沙丘主要是哪种外力作用形成的 ( )
A.风化作用 B.风蚀作用 C.搬运作用 D.风积作用
12.若图中①处与②处的相对高度为10米。图中所示的沙丘为流动沙丘,为了治理沙漠化应该在哪里种草植树最合适 ( )
A.① B.② C.③ D.④
13.若图中4号地层为含油地层,则开采石油的最佳地点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10.D 11.D 12.D 13.A
本题解析: 分析岩层的弯曲形态和断层两侧岩块的位移情况可得。
沙丘是风力堆积作用的产物。
从沙丘的形态看,风向从①处来,③处无法植树,②处地势低,植树无用,④处可固定和阻止沙丘继续前移,是植树的最佳去处。
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③处的含油地层已破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