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58:33
1、单选题 夏特古道沟通新疆天山南北,全长约120公里,是丝绸之路上最为险峻的一条古隘道。如今横穿支离破碎的冰川、冰缝及横渡汹涌的南木扎尔特河都给徒步探险者构成极大的威胁。读图和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历史上温暖期是该古道使用最多的时期,下列朝代中夏特古道使用最多的是
A.汉朝(前202~公元220年)
B.唐朝(618~907年)
C.宋朝(960~1279年)
D.明朝(1368~1644年)
【小题2】与夏季相比,分析目前去夏特古道徒步探险较安全的季节是春、秋季,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低
B.流量小
C.降水少
D.冰缝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题干及图示分析,温暖期分别在公元前2700年-前1300年左右、公元前100-公元200年左右、500年-1000年左右,结合选项只有B项正确。
【小题2】从材料“横穿支离破碎的冰川、冰缝及横渡汹涌的南木扎尔特河都给徒步探险者构成极大威胁”分析,夏季气温高,冰川融化多,多冰缝,而春秋季节气温较低,冰川融化少,更安全,所以选B项。
考点:读图分析能力;徒步探险安全季节的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 “三种陆地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完成34—36题。
小题1:甲代表的水体是
A.雨水
B.地下水
C.冰川融水
D.积雪融水
小题2:箭头a代表的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
B.3~4月
C.6~7月
D.10~11月
小题3: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围湖造田,由此导致的箭头a、b流量的变化趋势是
A.a变大
B.b变稳定
C.a在丰水期变小
D.b在枯水期变大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我国的河流。第34题,能与河流、湖泊水形成互补关系的只有地下水;
小题2:第35题,a表示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出现在河流丰水期时;故6—7月份为长江流域的雨季。
小题3:第36题,由于围湖造田使湖泊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则a(丰水期)、b(枯水期)都变小。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有关水循环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塑造地表形态?
②促进海陆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③使地球上各种水体不断更新?
④促使全球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主要是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体运动,但④项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本来就不均,水循环也无法使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长江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各省市区编号是2010年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 )
A.面积
B.人口
C.城市化水平
D.经济总量
【小题2】长江干流②河段的特征是 ( )
A.水流平缓河道弯曲
B.水量丰富流速急
C.江水浑浊泥沙多
D.峡谷幽深猿声啼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西藏的面积相对是比较大的,不可能排第31位,可以排除A;上海的城市化水平和经济总量不可能排第24位,可以排除C和D。
【小题2】长江干流②河段位于长江的中游,水流平缓河道曲。
考点:中国河流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河流水文测站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完成题。
小题1:该河流可能分布在
A.恒河流域
B.尼罗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亚马孙河流域
小题2:该地河流的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
A.1月
B.2月
C.11月
D.12月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降水量季节集中在夏季,气温季节变化且最低月均温大于0°,可知该河流流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该河流可能分布在长江流域。
小题2:读图可知,图中上侧柱状表示该地河流径流分配状况,则看图可知其径流量最低的月份出现在1月。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春夏秋冬四季气温、降水量和径流分配状况确定河流的位置,另外借助图示信息还可判断出该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河流的主要补给形式是雨水补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