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57:51
1、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某五个省级行政区某年农业产值统计表”。读表完成小题。
| 地区 | 绝对数/亿元 | ||||
| 总产值 | 种植业 | 林业 | 牧业 | 渔业 | |
| ① | 1571 | 732 | 78 | 721 | 13 |
| ② | 283 | 148 | 9 | 65 | 54 |
| ③ | 3816 | 1948 | 71 | 874 | 719 |
| ④ | 3690 | 1806 | 113 | 1597 | 119 |
| ⑤ | 93 | 39 | 7 | 44 | 0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表格资料:①省区农业总产值低于③、④,且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和牧业占得比重最大,说明该省是一个以农牧业为主的省份,再加上渔业比重很低。对比B、C、D选项可推知①为内蒙古自治区;②省区农业总产值比较低,种植业、牧业、渔业较均衡,林业非常低说明该省市森林资源短缺正符合上海市土地寸土寸金的现状;⑤农业总产值最低,且没有渔业符合西藏的气候地理特征;那么江苏、四川两省,其中江苏位于我国东部沿海是水稻的主产区,种植业要比四川所占比重高,所以③是江苏④是四川。故选A。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 ①是内蒙古自治区,以牧场放牧业为主。以山地牧业为主,农业多分布在河谷地带的是西藏藏族自治区。故A错误;③是江苏省,该省渔业产值高,以近海养殖和远洋捕捞为主。故选B项。南部和北部的农业差别大,南部热量足,种植业比例大,北部牧业比例大的是西藏藏族自治区,该区气候高寒不适合动植物大量生长、繁殖故农业总产值最低。所以C、D错误。
点评:本题以“我国某五个省级行政区某年农业产值统计表”为载体考查我国农业区域状况及区域农业发展特征,难度一般。解答时注意结合图表内容根据各个区域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我国某种清洁能源发电站分布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影响图中发电站布局的主导因素是2.利用该清洁能源发电的最大优点是
A.水力资源的分布
B.风场资源的分布
C.煤炭资源的分布
D.耗能产业的分布
E.蕴藏量大,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
F.可再生,能够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G.能够持续稳定供电,经济效益高
H.技术要求不高,投资建设成本低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问题。
1.根据图示的发电站分布主要位于我国西北和沿海地区,判断为风力发电站。
2.利用风能发电的主要优势是可再生,储量大,且清洁无污染,故环境污染小。但由于受气候因素影响,发点不稳定,投资成本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表中数据为三个经济地带10年间主要经济指标的发展情况,图为1980~2009年三个经济地带GDP增长。结合图和表中信息,完成下面3题。

小题1:关于三个经济地带2000~2009年经济发展的论述正确的是
A.三个地带都有较快的增长
B.中、西部地带经济总量增长最多
C.东部地带经济总量增长最小
D.2l世纪三个地带差距在变小
小题2: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的差异?
②资源分布的差异?③距海远近的差异 ④开放程度的差异
A.①④?B.③④? C.①③?D.②④
小题3:2000年以来,西部经济带人口总量占全国比例由23%上升到28.6%,其根本原因是
A.自然环境的改善
B.经济水平的提高
C.西部大开发政策
D.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最快,经济增长总量最大。三个地带都有较快的增长。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导致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的社会经济原因是产业结构的差异和开放程度的差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影响人口变化的因素。我国西部地区2000年以来人口数量比重增长大,主要原因是西部大开发政策吸引了大量的人口迁入。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田纳西河两岸能够形成一条“工业走廊”,最主要得益于:
A.丰富的矿产资源
B.旅游业的带动作用
C.便利的航运条件
D.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美国田纳西河流域以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结合核电和火电的发展,形成了全美最大的能源基地,适宜高耗能工业的发展。考点:本题考查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与治理的概况。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所示为我国不同地区人均收入与从事制造业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图。回答小题。
小题1:中箭头若表示制造业近几年的迁移方向,则其表示
A.资金、技术
B.劳动力
C.工业制成品
D.资源
小题2:图中所示现象将对B地区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A.激活市场,带动B地区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
B.增加就业机会,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
C.使B地区同类工业部门受到严重冲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D.促进B地区资源开发,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A为经济发达地区,B为欠发达地区,由发达地区 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为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在这一过程中伴随的主要是资金、信息(技术)流动。
小题2:A、B、D都属于有利影响,只有C为不利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结合图示的内容,判断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进而分析区域联系和产业活动的一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