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57:06
1、单选题 从天文含义上看,地球上的季节变化是
A.日地距离的变化
B.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C.干湿季节变化
D.公转速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定义的考查。一年中,随着地球上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导致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不同,造成地球表面的季节更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地球表面的季节的形成原因,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33.5°N某地,坡向(坡度为15°)朝南的地表随着太阳直射点移动获得太阳辐射量的统计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当太阳直射为n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A.赤道
B.10°N
C.18. 5°N
D.23. 5°N
小题2:当太阳辐射量为m时,对应的月份可能为
A.3 月
B.6 月
C.9 月
D.12 月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知,此时该地太阳辐射值最大,说明该地此时为阳光直射,根据该地坡向15°可以得出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5°,由该地地理纬度为33.5°N可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18.5°N,答案C正确。
小题2: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18.5°时,太阳辐射值最大,根据太阳直射点大约每4天移动一度可知此时日期大约为5月底,然后太阳辐射量减少,说明太阳直射点北移,因此当太阳辐射量为m时,对应的月份可能为6月份,B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冬至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利用日影来测定本校的位置和方向。该小组在A点立1根长1.2米的直竿,并以该点为中心画一圆;上午和下午的某一时刻直竿的日影顶端刚好与圆相交于E、F两点,日影到达E、F的北京时间分别是11:27和12:21。作AN垂直于EF,第二天,当直竿日影恰好与AN重合时,日影的长度为1.69米。(tan35.3°=0.71)。根据图5完成第10题。
10.关于当地的经纬度和方向表述正确的是
A.A点位置为(121.5°E,31.2°N)
B.A点位置为(118.5°E,29.2°N)
C.EF为经线,AN为纬线,分别指示南北、东西
D.AE为经线,AF为纬线,分别指示南北、东西
11.图6中四条曲线的含义分别是,MB: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效益的增加量,MC:城市每增加一个单位成员对应的城市费用增加量,AB:城市人平均效益,AC:城市人平均生活费用。对上海居民来说最合适和对决策者来说最合适(假如决策者仅仅考虑最大的城市总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小城市规模分别是
A.Pl、P2?B.P2、P3
C.P3、P4?D.Pl 、P4
参考答案:10.A? 11.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某地大阳一天的视运动图,该地一年中最大的正午太阳高度为73.5°。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该地可能位于
A.加拿大附近
B.俄罗斯附近
C.英国附近
D.澳大利亚附近
小题2:该地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分别是
A.3:30 18:30
B.4:30 19:30
C.6:00 18:00
D.6:30 18:30
小题3:该地的经纬度是
A.135°E,40°N
B.120°E,40°S
C.120°W,40°N
D.135°E,40°S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该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天空,故判断当地位于太阳直射点的南侧,故排除加拿大、俄罗斯和英国,只有澳大利亚符合。
小题2:图示根据该地正午为北京时间的11:00,即当地时间较北京时间早1个小时,故计算当地的经度为135°E。故日出时间为北京时间的3:30,即当地时间的4:30;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的18:30,当地时间为19:30。
小题3:结合上题分析,还地位于南半球,故排除AC项,当地的经度为135°E,D项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正午太阳方位的特征和地方时计算的基本规律(当地正午为12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地点中既不会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也没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
A.34?N,116?E
B.20?S,75?W
C.67?S,20?E
D.0?,0?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五带。不会发生极昼和极夜现象,则纬度数应小于66.5°,而没有太阳直射则纬度数应大于23.5°,故选A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