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五)

时间:2019-06-28 13:53:3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读图,回答(1)—(2)题。

(1)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
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
(2)在景区服务设施中,依次布局游客中心、加油站、餐厅、巡防站的合理方案是(  )
A.①③②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④①③②


参考答案:(1)A (2)C


本题解析:第(1)题,图示区域为温带,且山峰不太高,不会有大量的冰雪融水。瀑布落差受到发育时间长短、河床岩性、河流水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图中的湖泊位于坡地上,火山口蓄水形成的湖泊一般分布在山顶。第(2)题,③处基础设施完善,靠近露营地,是游客逗留休息的地方,适合建游客中心。②处靠近公路,远离游客逗留区,适合建加油站。④处靠近露营地,基础设施齐全,适合建餐厅。①处离景区有一定距离,视野开阔,建巡防站便于机动,且对游客的游览活动影响小。
高频考点三、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饱含碳酸氢钙的地下水溢出地表,沿斜坡漫流时,遇到地表凸起部位,水流翻越阻隔流速加快,
水体变薄,水中的二氧化碳逸出,在凸起部位发生碳酸钙淀积,形成“边石坝”。下图是某处边石坝景观及其纵向剖面图,剖面呈现黄白相间的纹理。进一步研究发现白色是碳酸钙,黄色是泥土。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关于边石坝生长速度最快部位的判断及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因为该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点,水体最薄,碳酸钙沉积最快
B.因为该处流速最快.碳酸钙沉积最快
C.因为该处受凸起阻挡,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物质最易沉积
D.因为该处位于钙化池内,流速最慢,流水搬运的碳酸钙最易沉积
【小题2】根据边石坝黄白相问纹理,下列推理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季风气候区 ②该边石坝可能形成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③雨季时,河流流量大,搬运力强,泥沙不易沉积,纹理呈白色 ④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 ⑤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⑥白宽黄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②③⑥
【小题3】下列地貌与边石坝形成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干材料可知,A处是边石坝最高凸起点,水体最薄,碳酸钙沉积最快。
【小题2】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雨季时,河流流量大,侵蚀力强,含沙量大,钙化沉积物中混有泥沙,纹理呈黄色;旱季时,河流流量小,含沙量小,纹理呈白色。黄宽白窄,说明暴雨次数多,雨季长。
【小题3】边石坝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四图中景观分别为冲沟、风蚀蘑菇、石林、石柱,分别是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流水侵蚀、流水沉积作用所形成的。
考点: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心态的塑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哪种岩石广布区能形成喀斯特地貌
A.大理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D.玄武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岩石。喀斯特地貌是石灰岩广布地区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沟的分布示意。图中M海沟的成因是(   )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
B.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
D.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张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读图,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域位于东南亚的马来群岛。M海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带上,是板块消亡边界,A对。B、C、D错。
考点:板块构造理论,板块边界的地形类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类岩石中,有利于形成喀斯特地貌的是
[?]
A.页岩?
B.砂岩?
C.石灰岩?
D.砾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