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48:26
1、单选题 北半球有一自西向东流动的河流,一般会出现? (? )
A.南岸侵蚀大于北岸
B.北岸侵蚀大于南岸
C.南岸堆积快于北岸
D.南岸侵蚀、堆积都快于北岸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面对河流流向,该河流的水流会出现向南岸偏的现象,故南岸侵蚀大于北岸,A项正确。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差异,注意面对运动方向判断偏向。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还是这一天,下列四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因太阳直射南半球,所以北半球纬度越低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对比题中北半球的四城市,广州的纬度最低,所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故选D。
点评:本题结合实例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掌握太阳直射南半球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北京市某日5时天亮,则此日白昼长为
A.14时
B.16时
C.12时
D.18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白昼时间的计算。白昼时间的计算方法为(12-日出)×2=(12-7)×2=14小时。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北京时间为
A.9时20分
B.11时20分
C.21时20分
D.23时20分
小题2:此时,由此纬线向北,则图中
A.M、N两点均向东移动
B.M点向西移动,N点向东移动
C.M、N两点均向西移动
D.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
小题3: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此日由M点向西到N的经度差将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南半球的一段纬线,图中M、N两点为北半球夏至日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说明南半球为冬半年,昼短夜长,因此NM之间为白昼。由此推算出东经130度为正午12点所在经线。北京时间为11时20分,B项正确。
小题2:北半球夏至日,地球上从南向北白昼增长,夜变短,所以由此纬线向北,昼增长,即MN之间间隔增大,M点向东移动,N点向西移动。因此D正确。
小题3: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则回归线度数增大,北半球夏至日,此纬线距直射点的纬度差更大,所以昼长会变短,MN之间的经度差将减小。因此A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的昼长状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丁地的日出时刻是
A.6:00
B.18:00
C.10:30
D.9:00
小题2:四个地点中,纬度数值相同的是
A.甲、乙
B.甲、丙
C.甲、丁
D.乙、丙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丁地的昼长时间,6小时,计算出日出时间,即用12:00减去昼长的一半,等于9:00,所以D对。A、B、C错。
小题2:纬度数值相同,同在南半球或北半球,则昼夜长短相同。如分别在南、北半球,则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夜长,读图可以算出,甲地昼长18小时,夜长6小时。丁地昼长6小时,夜长18小时,所以甲、丁纬度数值相同,乙地昼长15小时,丙地昼长12时,所以C对。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