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防灾与减灾》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6-28 13:45: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热带风暴对旅游业影响巨大,因此应强化预警机制,此做法属于旅游安全防范措施中的( ?)
A.增强安全意识
B.消除不安全因素
C.控制不安全行为
D.提供紧急救护和援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1971~2001年非洲各国受灾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非洲各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名称及受灾最严重的国家所在地的地形名称。(2分)
(2)非洲受灾人口主要集中在?沙漠以南地区,大部分处于____气候区,该气候区的降水变率?。(3分)
(3)指出非洲自然灾害 频发会出现的问题及主要解决办法。(5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 不同物体和物体的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电磁特性,卫星传感器探测地表物体对电磁波的反射和物体自身发射的电磁波,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律把电磁辐射换成图像,经过处理,提取物体信息,完成远距,离识别物体和物体的状态,这就是遥感工作的基本原理。例如,森林发生火灾时,着火树木的温度比没有着火树木的温度高,在电磁波的热红外波段会辐射出比未着火树木更多的能量,卫星拍摄到的影像上,着火的森林比没着火的森林显示更亮的浅色调。据此原理,森林管理部门就建立森林火灾实时监测预报系统,全天候对森林遥感信息进行监控。如出现火情,就能对火灾面积、蔓延情况进行动态分析,以作出相应的防灾措施。遥感技术同样对病虫害、水火灾害等有不同的分辨功能。
(1)据以上文字材料,设计出用遥感技术对洪水监测的方案。
方案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分析,在森林火灾发生前,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灾害发生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成灾后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理信息系统在监测森林火灾时能够________。(多选,填字母)
A.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
B.监测火灾的动态
C.为灭火提供预案依据
D.控制火灾的发生


参考答案:(1)建立长江流域监测预报预警系统,获得长江水文遥感影像资料;对长江水文异常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预报
(2)圈定危险区,并对危险程度做出评价,指导防灾活动;对灾情实况监测,指导抗灾活动;对灾害损失做出快速评价,指导救援活动
(3)B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010年西南地区持续干旱,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下图是2010年03月19日08时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G表示高气压中心、D表示低气压中心,图中天气系统以约500km/日的速度向偏东方向移动。

(1)依图判断该时段我国云、贵、川、桂等地的旱情能否缓解并说明理由。(3分)
(2)旱灾造成的影响有哪些?(3分)
(3)此次旱灾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应怎么做才能在以后避免或减少类似的灾情?(4分)


参考答案:
(1)旱情还不能缓解,(1分)因云、贵等地受高气压控制,天气晴朗干燥;(1分)加上高气压阻挡海上暖湿气流的到达。(1分)
(2)农业受灾面积广,农作物歉收、减产、绝收严重;春耕困难;电力紧张;农作物价格(粮茶菜花)上涨;人畜饮水困难、内河航运受到影响。答三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3)开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人工增雨;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生态环保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答三点即可,每点1分,共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自然灾害与防治)
终霜冻是一种常见并且分布广泛的农业气象灾害,指每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冻。如果终霜冻显著推迟,就有可能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下图为山西省特晚终霜冻概率(%)空间分布示意图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说明山西特晚终霜冻概率的空间分布特点,并推测主要影响因素。
(2)列举农业生产预防终霜冻的主要措施。


参考答案:
(1)高低概率中心分散分布;可能是受纬度、地形的影响。
(2)农田灌溉,增加近地面的空气湿度,保持地面热量,提高空气温度;用稻草、麦秆等覆盖,减少地面热量散失;人造烟雾,增强大气逆辐射。


本题解析:
(1)受纬度影响,北部发生终霜冻的概率整体比南部高;受地形的影响,发生终霜冻的概率呈现从中心向外分散分布的特点。
(2)增加空气湿度和空气中的杂质,加强大气的保温作用。还可以进行地面覆盖,减少地面热量损失。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