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44:38
1、单选题 读下图信息,完成问题。
1.若甲、乙两城市分别使用东八区和西八区区时,在一个太阳日内,两城市同属一天的时间为2.甲城和乙城所在地区气候类型相同,而且该气候在当地分布面积均较小,其原因主要是
A.6小时
B.8小时
C.16小时
D.18小时
E.两地大气环流均较弱
F.甲乙两处均受寒流影响
G.两地均是高原为主的地形
H.甲处因海陆分布,乙处因地形影响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当东八区进入新的一天0点时,甲乙两地开始处于不同一天;直到当西八区也进入新的一天0点时,两地则进入同一天,故两地处于不同一天的时间为16个小时,则两地处于同一天的时间间隔为8个小时。
2.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城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乙城位于北美洲西岸,均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澳大利亚大陆大约从35°S开始向南均为海洋,影响了该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而北美洲西岸由于西风受山脉的阻挡,故地中海气候在西部沿海呈狭长分布。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比较分析。
点评:本题有一定难度,具有较高的能力要求,且知识内容的整合较为新颖,以区域为背景,但实际考查了时间问题计算和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和主要的影响因素。掌握两个日期问题计算的一般方法和准确的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为δ,北半球地表某地Q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且H=δ,则Q的纬度范围是
A.23.5ºN≤Q≤47ºN
B.47ºN≤Q≤90ºN
C.43ºN≤Q≤66.5ºN
D.43ºN≤Q≤90º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太阳直射赤道时,北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0°,则Q的纬度90°N;当太阳直射23.5°S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为23.5°的点在43°N纬线上。所以Q点的纬度范围是43ºN≤Q≤90ºN。选项D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甲和图乙是南半球同一时刻昼夜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m、n为纬线,a、b为经线,两图图幅面积相同,但比例尺不同,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比例尺小于图乙
B.a和b构成一个经线圈
C.F点位于E点的东北方
D.F点昼长等于E点昼长
【小题2】若该日晨昏线与赤道平面夹角为70°,则图示季节在我国能欣赏到的景观是
A.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霄
B.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D.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a和b同为昼半球的平分线,因此a和b为同一经线;由图甲、图乙昼夜的分布情况可知,图乙所表示的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所以F点在E点的东北方;F点纬度较低,昼长大于E点。选项C正确。
【小题2】由题意及图中南半球出现极夜现象可知,此时太阳直射20°N,为北半球夏季,B选项正确。A、C、D分别表示冬季、春季和秋季,均错误。
考点:光照图判读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下图中A、B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北纬30度纬线圈的交点。
小题1:该时间最有可能是
A.3月21日
B.6月22日
C.9月23日
D.12月22日
小题2:A点的日落时刻为
A.15时
B.16时
C.17时
D.18时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据题意:A、B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北纬30度纬线圈的交点,说明北纬30度昼短夜长,所以D正确。
小题2:据题意:A、B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北纬30度纬线圈的交点,说明北纬30度昼长为(180°-2×15°)/15°=10小时,日落时间=12-昼长/2=17,所以C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表为某三地连续两日日出与日落时刻(北京时间)。据此回答小题。
1.三地按纬度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2.若③地为北京,则此时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②①③
D.①③②
E.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
F.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G.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逐渐扩大
H.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纬度越高,昼夜的变化幅度(即昼夜长短的差)越大,故直接根据三个城市该日的昼夜长短的差可判断纬度高低。
2.根据图示③地的日出日落时间计算,该日北京出现昼长夜短,且昼长逐渐变长,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A错误;说明时间应在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则地球公转逐渐接近远日点,则公转速度不断减慢,B错误。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直射点向北移,则北极圈内极昼的范围不断扩大,C正确。世界各地昼夜长短相差最小为春秋分日。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地球运动意义的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昼夜长短的变化与纬度的关系,并结合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判断极昼极夜范围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内容。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