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42:11
1、综合题 (10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央视网2009年3月27日消息:世界最大的塔式太阳能电站在西班牙的安达卢西亚沙漠中建成,成为沙漠的“宝藏”。该塔式太阳能电站以集中太阳能发电(CSP)技术为基础,利用1 000多面硕大反射镜的镜面将阳光反射至中央塔,使塔内水温达到1 000℃以上。电站功率可达20兆瓦,足以为11 000户西班牙家庭提供能量。
材料二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科学家设想,把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如下图所示,图中A、B、C、D、E、F、G、H为世界上一些太阳能资源丰富地区),以便在昼夜半球之间调节太阳能的余缺。
(1)A、B两地都位于北纬40°~60°之间,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分别是:A ;B 。
(2)图中H点(30°N附近)位于 (地形区),其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 。(至少答出三点)
(3)简要分析太阳能与其他常规能源相比较的优缺点。
(4)若实现全球太阳能电站联成网络,你认为必须解决的两大问题是什么?
参考答案:(1)落基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多晴朗天气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到达,晴天多
(2)青藏高原 ①海拔高,空气稀薄 ②晴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 ③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3)优点:能量大、分布广、无污染
缺点:分布分散,不易集中,建设电站占地广、投资大
(4)①太阳能电站建设 ②输电问题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太阳辐射能分布的差异和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
(1)应结合A、B两地的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进行分析
(2)H地处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主要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分析其原因。
(3)主要从环境和开发利用的难度、可再生性等方面分析。
(4)可用逆推法思考,即“有电可送吗?怎样送?” ,答案即是应解决的问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某学校教学楼四周有E、F、G、H四块运动场,该学校体训队训练时间选择在日出—日落之间的某一时段。某一晴天,F、H两场地整天均无阴影区存在,且当地地方时14点后整个G场地都有阴影,有利于队员训练。据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最适宜在H场地训练的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小题2】在这一天的白天,E运动场都有利于训练的时间为( )
A.14时~18时
B.6时~10时
C.6时~18时
D.10时~14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 根据F、H两场地整天均无阴影区存在,说明该地正午太阳高度90°左右,当地地方时14点后整个G场地都有阴影,说明太阳从正西方向落下。由此可以判断该地位于赤道且此日为春、秋分。H在教学楼南侧,当太阳直射点偏北时太阳高度角较小,阴影面积大,适合训练,所以,7月最适宜在H场地训练。
【小题2】E运动场在教学楼西侧,当太阳位于东侧时场地有阴影,适宜训练。赤道上春秋二分6点太阳在正东方向升起。日出下午14点后G场地都有阴影,所以,早上10点前整个E场地都有阴影。故选B.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河岸中,冲刷严重的是(箭头表示水流方向)( )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产生的一个地理意义,一般来说: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转。据图可知:A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应该是北岸冲刷严重,A错;B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右岸冲刷严重,B错;C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转,右岸冲刷严重,C正确;D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转,应该是南岸冲刷严重,D错,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一架飞机于“北京时间”9月17日18时30分从北京起飞,飞往夏威夷某岛(西十区),飞行时间为18小时,到达时当地时间是( )
A.9月17日l 8时30分
B.9月17日0时30分
C.9月18日1 8时30分
D.9月16日18时30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飞机起飞时间为北京时间17日18时30分,飞行时间为18小时,故到达时间为18日12时30分,西十区区时较北京时间(东八区)晚18个小时,故到达当地的时间为9月17日18时30分。
考点: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对于运动物体的时间问题,学生应注意在运动过程中始终抓住一个地区的时间,最后进行区时转化,区时转化的一般方法:所求时区=已知时区+时差,东加西减。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甲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点钟;图中昼长最短的点是________;太阳高度角小于0°的点是________。(6分)
(2)甲图可能是________(选择填空)的太阳光照图。(2分)
A.6月22日 B.12月22日 C.6月1日 D.10月1日
(3)根据上题的日期判断,此日,B地地方时________时日出,C地地方时________时日落。(4分)
(4)若计划在A、B、C三地均新建住宅小区,小区中的楼房高度均为H,则楼间距最大的是________地。(2分)
(5)B地位于C地的________方向。A、B、C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
(1)10 E A
(2)C
(3)4 18
(4)B
(5)西北 C A B
本题解析:
(1)图中150°E经线平分昼半球,此时为12:00,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10:00。图中北极附近的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北极圈,南极附近的极夜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南极圈,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的下半年,且在夏至日前或后。当天,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半球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所以,昼最长为E点,最短为A点。光照图上,昼半球的太阳高度都大于0,晨昏线上等于0,夜半球小于0。
(2)图中北极附近的极昼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北极圈,南极附近的极夜现象发生的范围靠近南极圈,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的下半年,且在夏至日前或后,选C。
(3)C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此刻C点日出的地方时为6:00,日落地方时为18:00;从图中可以看出B与C相差经度30度即2个小时,B在C的西侧,因此,B地日出时刻(地方时)为6:00-2:00=4:00。
(4)图中经纬线告诉我们,B即位于C的西侧,由位于C的北方,因此,B位于C的西北方向。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也就是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所以,线速度从大到小是C>A>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自转与公转地理意义的综合运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