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38:03
1、单选题 结合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该地太阳辐射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该地太阳辐射垂直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3.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为8月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B.山顶始终大于山麓
C.1~8月山麓一直增大
D.9~12月山顶一直减小
E.7月最大
F.12月最大
G.6月随高度递增
H.11月随高度递减
I.太阳高度大
G.白昼长
晴天多
阴雨天多
参考答案:1. C
2. A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结合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4月中旬到8月中旬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小于山麓,8月中旬到9月中旬山顶太阳辐射强度等于山麓,9月中旬到次年4月中旬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大于山麓。1~8月山麓太阳辐射强度一直增大,9~12月山顶并非一直减小,10~11月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呈上升趋势。
2.结合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可知,该地太阳辐射垂直变化率达-11 W/100m,垂直变化达最大,12月垂直变化率达7.5 W/100m,6月随高度递减,11月随高度递增。
3.大别山地区由于地处江淮地区,6月份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阴雨连绵,多云雾,对太阳辐射削弱强。8月受副高影响,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辐射强,故该地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和昼夜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日界线,阴影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苏瓦与阿洛菲两地比较(?)
A.日期相同,区时阿洛菲早
B.日期苏瓦早,区时两地相同
C.日期苏瓦早,区时阿洛菲早
D.日期苏瓦晚,区时阿洛菲早
小题2:图示时刻,地球上分属两个日期的范围之比约为?(?)
A.1∶11
B.1∶5
C.1∶7
D.7∶17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时间问题计算。
小题1:根据图示日界线的分布判断,苏瓦位于东十二区,故日期较阿洛菲早,但从时区分布来看,阿洛菲位于苏瓦东侧一个时区,故区时较苏瓦早,C正确。
小题2:图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165°E,为6点,则东十二区时间为7点,故地球上新的一天占7个时区;旧的一天占17个时区。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12分)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于4月30日晚19点在上海(121°E、31°N)举行。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超过240个国家地区组织参展。
(1)对跖点是指地面一点穿过地心的对应点。则上海市的对跖点的地理坐标?;对于地球上的“对跖点”来说,下列地理现象一定相同的是________。
A.地方时
B.线速度
C.季节
D.昼长
(2)埃及友人来我国参观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时,飞机在开罗时间(东二区)3时起飞,在北京时间19时抵达浦东国际机场,这架飞机大约飞行了________小时。上海世博会开幕之时,地方时为处于4月30日的范围为______________。
(3)描述上海世博会举行期间,上海市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特点。?
(4)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需经常调节支架,使正午太阳光线直射集热板。在一年中,在上海市集热板与地面夹角的变动幅度大约是?。
参考答案:
(1)59°W? 31°S? B
(2)10? 165°E向西到180°或180°向东到165°E
(3)先变大后变小?
(4)47°或46°52′
本题解析:
(1)对跖点是指球面上关于球心对称的两点,因而这两个点所在的经线在同一个经线圈上,这两个点的纬度数值相同,方向相反,所以他们的线速度也是相同的。
(2)当该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为9时,抵达浦东国际机场时,北京时间为19时,所以飞机飞行了10个小时;当世博会开幕式,180°经线的地方时为30日23时,0时所在的经线为165°W,因而属于30日范围的是165°W向东到180°。
(3)5月1日至6月22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增大;6月22日至10月31日期间,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减小。
(4)当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小,当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集热板与地面夹角最大,所以计算出来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就是夹角的变化幅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于北京时间4月28日开幕,此时晨昏线m和经线n垂直交于点O,且极点P位于昼半球。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P点与O点的距离约为
A.550 km
B.1100 km
C.1500 km
D.2200 km
小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幕后,O点向南移
B.OP间距将变小
C.P点为南极点
D.O点昼长为0小时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如下图所示,Q为纬线。“晨昏线m和经线n垂直交于点O”说明O点为晨昏线与纬线Q的切点,该切点即是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最低纬度,一年中,该切点的纬度在66°34′~90°之间变化。春分日该切点的纬度为90°,夏至日该切点的纬度为66°34′,该切点每天移动的纬度约为0.26°。春分日(3月21日),该点位于北极点P,经过37天后,即4月28日,该点南移约(0.26°×37)9.7°纬度,移动的距离约为(9.7°×111km)1077km。B选项最接近。
小题2:如上题分析,开幕(4月28日)后,该切点继续向南移动;OP的间距将变大; 4月28日,北极附近出现极昼现象,“极点P位于昼半球”,所以极点P为北极点;切点O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所给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顺着自转方向,东经度增加,西经度减小。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