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37:41
1、单选题 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是
A.海洋蒸发
B.地表径流
C.水汽输送
D.凝结降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目前人类活动主要通过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围湖造田等措施而影响地表径流环节。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水循环的基本环节,并结合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环节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8分)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冷、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很容易形成海雾。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①、②两地中,容易出现海雾的是_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2)海雾多发的时间是( )
A.1、2月
B.3、4月
C.7、8月
D.11、12月
理由是 。(6分)
(3)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6分)②(2分) ②地是寒流,水面温度低(2分),暖湿气流流经较冷水面才可以形成海雾(2分)。
(2)(6分)C(2分) 夏季,盛行东南季风,温暖湿润(2分),当暖湿的的季风经过寒冷的洋面时,易形成海雾(2分)。
(3)(6分)P地冬季吹西北风(2分),西北风流经日本海海面,遇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2分);受暖流的影响,湿度增大(2分),因此沿岸多降水。
本题解析:
(1)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冷洋流)被冷却饱和而形成;②处于冷、暖洋流交汇处,且②恰好是寒流,当暖湿气流经过该处洋面时就很容易形成海雾。
(2)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日本太平洋沿岸降水较多,暖湿气流盛行,当北上的暖湿气流流经寒冷洋面时,很容易形成海雾。
(3)冬季,日本西海岸深受来自亚洲的西北风影响,当西北风经过日本海时会被加湿;同时,日本境内多山,加湿后的气流登陆后遇地形抬升会降下丰沛的地形雨,P地位于
迎风面上,所以多降水。
考点: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季风气候的灵活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太行山南段东麓相邻的两条间歇性河流上分别建有甲、乙水库,它们的汇水面积大体相等。2009年雨季,乙水库入库水量912万立方米,甲水库却几乎没有入库水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 )
A.河流以积雪融水补给为主
B.自然植被为落叶阔叶林
C.降水集中于5、6月份
D.位于干旱地区
小题2:2009年雨季,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是因为其流域(? )
A.植被覆盖率高,下渗增多
B.降水减少,地表径流减少
C.人口增多,用水量大
D.水土流失严重,地下径流减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甲、乙两水库上游流域气温较高,积雪较少,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降水集中在7、8月份;降水量位于400mm以上,属于半湿润地区;因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所以其自然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故选B。
小题2:植被覆盖率高,下渗减少;因两水库的降水量相同,所以不是降水的原因;水土流失严重,地下径流减少,会使地表水汇集到水库的水增多;而人口增多,用水量大,所以使甲水库无入库水量。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关于洋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暖流的水温都比寒流的水温高
B.顺着洋流航行速度较快
C.洋流加快了海洋污染物净化,但扩大了污染范围
D.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得益于北大西洋暖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暖流指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高,所以不一定比寒流的水温高;而顺洋流航行速度较快;洋流使污染物沿洋流的方向,向外扩散,扩大了污染范围,但使海水中污染物密度减小,可以加快海洋污染物的净化速度;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是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水温较高。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是某流域水平收支平衡示意图(单位:亿吨)。读图回答:
小题1:上图中甲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以及开采地下水量X是
A.蒸发 55.43亿吨
B.下渗 40亿吨
C.蒸发 40亿吨
D.下渗 55.43亿吨
小题2:该地区利用水资源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增加地下水的抽取量
B.扩大水库库容,增强调蓄能力
C.改进灌溉技术,节约用水
D.植树造林,增加地下水渗入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降水形成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经过下渗形成地下径流,所以甲为下渗,X=177.90-36.63-85.84=55.43吨。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增加地下水的抽取量,可能导致地面沉降。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