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35:16
1、单选题 据报道,北京时间2012年9月14日6时,由中国海监50、15、26、27船和中国海监51、66船组成的2个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25°45′N,123°28′E),及其附属岛屿海域,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维权巡航执法。据此回答题。
小题1:抵达钓鱼岛当天到当年冬至这段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的变化是
A.加快
B.减慢
C.先减慢后加快
D.先加快后减慢
小题2:北京(40°N,116°E)和钓鱼岛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
A.角速度,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钓鱼岛
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钓鱼岛
D.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抵达钓鱼岛当天到当年冬至这段期间,地球的公转速度逐渐加快,因为地球离近日点位置越来越近。
小题2:北京(40°N,116°E)和钓鱼岛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两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钓鱼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只要掌握地球运动的特征本题就可轻松作答。
【知识小结】地球运动的特征
1.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
指标
规律
地轴指向
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方向
一般规律
自西向东
北极俯视
逆时针
南极俯视
顺时针
周期
概念
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太阳日
以太阳为参照物,自转360°59′用时24小时(昼夜交替周期)
恒星日
以恒星为参照物,自转360°用时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线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外,各地都是15°/时
线速度
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2.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变化规律
?
大小
特殊性
角速度
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角速度都一样,大约为15°/时
南北极点自转角速度等于0
线速度
因各地纬度不同而有所差异,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
赤道处线速度最大,为1 670千米/时;南北纬60°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南北极点线速度等于0。
图示
3.地球公转运动基本特征
绕转中心
太阳
方向
自西向东
周期
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速度
角速度
平均角速度约为1°/天
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
线速度
平均线速度为30千米/秒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下图为地球日照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回答下列问题。(16分)
⑴ 在图中圆外短线上标出地球自转方向及太阳光线。
⑵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正值____________(节气) 。
⑶ A与B相比,自转线速度较大的是?,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的是?。
(4)此时表示晨线的是?。F地的昼长为?小时
(5)此时地球上新的一天所占比例是?
参考答案:
⑴略
⑵23°26′S ,45°E?冬至
⑶ A,A
(4) CE, 18小时
(5)7/8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南极上空俯视看,自转为顺时针,故在圆外短线标上箭头表示顺时针方向。根据图中昼夜分布情况,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太阳光线与地平线重合),同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与太阳光线平行。故太阳光线从右平行射入。
(2)图中,南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太阳直射南回归线(23°26′S),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12时(昼半球的中央经线),即A点所在的经线,顺自转方向(顺时针),由0°—180°,经度不断增大,故A点为45°E。综上太阳直射点为(23°26′S,45°E)。
(3)自转线速度分布规律: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B点纬度高于A点纬度,故B点线速度小于A点的线速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有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距太阳直射点越远,H越小。此时图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而且A点距直射点近,H高于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4)晨线判断:顺自转方向看,黑夜进入白天。图中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CE为晨线,DE为昏线。根据晨昏线的特点,晨昏线平分赤道,赤道昼夜平分故,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故D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点,而D、F点经度差45°,时间差3小时(东加西减),故F点地方时为21点,由于F点在昏线上,即F点的日落时间为21点,根据昼长公式,F点的昼长为18小时。
(5)计算新一天,关键学生找出日界线(0时经线,180°),180为人为规定,不动,所以学生要找出0时经线(夜半球的中中央经线),根据图中经线分布特点,0时经线为135°W,故新一天的范围135°W向东到180°。故新一天占全球范围的7/8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卷分析:地球公转速度最慢位于远日点,即7月初,由于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故越往北昼越长,故最北的哈尔滨昼长最长。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能掌握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和能利用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1)图13中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 ____;B的名称是?;
C的名称是?; 气压带A与B之间是?带; 气压带B与C之间是_____? ____带,在图中画出风向。(12分)
(2)图13中23.5°N至30°N之间,大陆西岸多为______? ___气候,35-55°N大陆东岸多为______?___气候。(4分)
(3)若用干、湿、冷、热来表示气候状况,则A气压带控制下为_________,B气压带控制下为_________。(4分)
参考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东北信风带?西风带?画图略(12分)
(2)热带沙漠?温带季风(4分)
(3)湿热?干热(4分)
本题解析:(1)结合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纬度位置判断,A位于赤道附近,故判断为赤道低压带;B位于30°附近,故判断为副热带高压带;C位于60°附近,故判断为副极地低压带。AB之间为北半球低纬度的东北信风带。BC之间为北半球中纬度的中纬西风带。风向根据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画图即可。(2)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故23.5°N至30°N之间的大陆西岸,终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东北信风带的影响,而形成热带沙漠气候。35-55°N大陆东岸由于受季风环流影响,而形成温带季风气候。(3)A为赤道低压带,所在纬度低,故气温高;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故终年多雨,故A气压带控制下湿热。而B为副热带高压带,位于副热带,故气温高;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少,故B气压带控制下干热。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纬度位置,能利用气压差异和地转偏向力的方向画出风向;并结合各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判断气候类型的分布和主要的气候特征,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2年7月22日至8月16日,我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成功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后,抵达冰岛进行正式访问,成为我国航海史上第一艘沿东北航道穿越北冰洋边缘海域的船舶。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大约变化在20°N--14°N。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64°N海域表层水温2.在“雪龙”号穿越东北航道期间3.若“雪龙”号抵达冰岛时,正好是北京时间8月16日19时,则此时晨昏线与正好出现极夜现象纬线的交点是
A.格陵兰岛西岸高于东岸
B.亚欧大陆东岸高于北美大陆西岸
C.亚欧大陆东岸高于西岸
D.北美大陆东岸高于亚欧大陆西岸
E.“雪龙”号始终处于极昼
F.成都(30.6°N
G.104°E)的日落时刻逐日提早
H.万象(18°N
I.103°E)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日增大
G.班加罗尔(13°N
77.5°E)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后减小
76°N
165°W
76°N
15°E
76°S
165°W
76°S
15°E
参考答案:1. A
2. B
3.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世界洋流分布规律,64°N海域格陵兰岛西岸为暖流流经,东岸为寒流流经,所以表层水温西岸高于东岸,A项正确。亚欧大陆东岸为寒流流经,北美大陆西岸为暖流流经,所以表层水温亚欧大陆东岸低于北美大陆西岸,B项错误。亚欧大陆西岸为暖流流经,所以表层水温东岸低于西岸,C项错误。北美大陆东岸为寒流流经,所以表层水温北美大陆东岸低于亚欧大陆西岸,D项错误。
2.根据背景材料“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大约变化在20°N--14°N”这一信息,可知此期间,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变化为70°N--76°N(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纬度互余),从“雪龙”号的航线路线看,其纬度变化超过了出现极昼的纬度范围,所以A项错误。从7月22日至8月16日,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的成都昼长逐渐缩短,日落时间逐日提早,B项正确。从此期间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变化可知,万象的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大到90°,然后再减小,所以C项错误。班加罗尔在此期间,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D项错误。
3.当“雪龙”号抵达冰岛时,太阳直射点位于14°N,晨昏线与正好出现极夜现象纬线的切点纬度为76°S,且该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2时,计算当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为8月16日19时,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经度为15°E,D项正确。
考点:洋流;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地方时;北京时间。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