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32:53
1、单选题 有关气候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土壤和大气之间不断进行水分和热量的交换,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及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
? 的性质与强度
B、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较慢,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少
C、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速度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丰富
D、气候通过影响岩石的风化过程、地貌形态以及火山活动,直接影响土壤的形成和发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漂移与挤压,在第四纪青藏高原隆起,从而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
A.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
B.四川盆地变变冷、变湿
C.塔里木盆地变暖、变干
D.华北平原夏季降水量增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青藏高原隆起,位于高原上的柴达木盆地海拔高,气温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不能到达,使气候变冷、变干,A错;高原的隆起,为四川盆地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冷空气,气候变得温暖湿润,而不是变冷,B错;高原 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高原北面的塔里木盆地只能受到北方冷空气影响,变冷、变干,C错;高原的隆起,切断的副热带高压带的影响,使亚洲东部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华北地区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多,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1—2题。

[? ]
[? ]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填空题 下列地理现象的变化能正确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是
A.我国从多雨的东南沿海到干旱的西北内陆,植被有明显的变化
B.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植被生长茂盛
C.云贵高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出现石漠化
D.长江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之一是上游森林被大量砍伐
参考答案:C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我国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的植被明显的变化反映干湿度地带性的差异,属于差异性。秦岭南坡太阳辐射强于北坡,属于自然环境的差异性表现,故选C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某外流湖自然消亡过程示意图(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小题1:该湖泊自然消亡的原因,据图可以确定的是(?)
A.地壳上升
B.水源减少
C.气候变干
D.物质沉积
小题2:湖泊消亡引起了湖区自然景观的变化,这反映了自然环境的(?)
A.整体性
B.差异性
C.稳定性
D.脆弱性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湖泊的地质结构没有变化,不可能是内力作用,只有外力作用中流水的搬运和沉积作用,图中显示,湖泊底部有多层沉积物,使湖底不断上升,湖水外泻,湖泊变为平地而消失。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湖泊的消亡导致湖泊周围的植被,土壤和水陆变迁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