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31:52
1、综合题 图为尼罗河水系及主要干支流流量过程曲线图,读图回答问题。
从图中可看出,青、白尼罗河的流量过程曲线明显不同,分析白尼罗河年径流量比较平稳的原因。
参考答案:
白尼罗河源于赤道地区(或赤道多雨带),上游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季节分配均为,河流补给量稳定,流经地区有湖泊(及沼泽)对径流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故年径流量稳定。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河流水文特征。根据白尼罗河的源头可以判断其位于赤道地区,赤道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量季节分配均为,河流补给量稳定,流经地区有湖泊对径流量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故年径流量稳定。总结:河流流量的变化与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有明显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图6),回答9-10题。
小题1:图6中a、b、c、d、e分别表示
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
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
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
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
小题2:有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
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所有环节
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水循环。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a为水汽输入,b为地表径流,c为下渗,d为地下径流,e为蒸发。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②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③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某河流水系图。完成题。
图中三地水文站测得的年平均径流量从大到小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网及海陆轮廓可知:图中河流为尼日尔河,③处径流量最大,所在地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①处河流上游支流众多,水量较为丰富,②处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有明显的干湿两季,受降水影响判断图中三地水文站测得的年平均径流量从大到小排序应为③①②。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征,特别是径流量大小需结合流经区域的气候特征进行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我国水资源特点叙述,错误是:
A?总量大,人均少;?
B?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华北最缺水;
C?春夏多,秋冬少;?
D?水资源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少;受季风影响,降水不稳定,季节、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的空间特征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季节差异是夏秋多,冬春少。所以不正确的是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
【小题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延长径流集聚时间 ④解决城市洪灾 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随着城市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对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不大。
【小题2】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伸径流汇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
考点:该题考查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