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30:50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十一五规划”中指出: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一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二要优化农业产品结构;三要优化农业区域布局。
材料二:在农业部制订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中,确定了11中优势农产品,这些农产品确定的依据是: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外市场有竞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冲击的农产品,或在竞争中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
材料三:1990年和2004年我国农业产值构成图。
小题1:下列优势农产品与其优势产区域搭配合理的有?。(2分)
A.春小麦优势产区——黄淮海平原
B.水稻优势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
C.棉花优势产区——黄淮海平原和南疆盆地
D.油菜优势产区——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E.甘蔗优势产区——桂中南、滇西南、皖南 F.甜菜优势产区——松嫩平原、山东半岛
小题2:2004年与1990年比较,种植业所占比例明显减少,畜牧业的比例有所上升,而且今后还将大力发展畜牧业,试分析主要原因。(4分)
小题3:优化农业区域布局,要因地制宜。下面是昆明市周围的农业生产分布示意图,回答:
①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越气候条件有哪些?(2分)
②同样的自然条件,但呈贡县与罗平县却由于农业发展的差异而贫富悬殊,试分析其产生的地理原因是什么?(2分)
2、单选题 下面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
1.产生图中所示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光照?
B.热量?
C.水源?
D.土壤
2.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
A.水源充足?
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
D.热量条件好
3、单选题 每年的6月25日是我国的全国土地日,2008年全国土地日年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坚守耕地红线”,2009年的是“保障科学发展,保护耕地红线”。连续两年都与耕地红线紧密相关。国土资源部表示,为了保住18亿亩耕地的红线,地方政府必须采取一切措施集约、节约用地。目前,我国耕地只有18.27亿亩,人均仅有1.39亩,还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耕地保护形势非常严峻。分析下表,回答4一6题。
小题1:我国建设占用耕地较大的两种土地利用类型是
①大型工程②城市化⑧交通道路④水利工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生态退耕较多的省区是
A.广东
B.江苏
C.辽宁
D.内蒙古
小题3: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节约集约用地,不仅关系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关系国家长远利益和民族生存根基。在土地问题上,我们绝不能犯不可改正的历史性错误,遗祸子孙后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大面积围垦沿海湿地②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禁止建设用地③建立灾害预警系统,减少灾毁耕地④提倡农村住房公寓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单选题 西欧乳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有( )
①地形、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5、单选题 ?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图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5年农产品产值构成。读图回答(1)——(2)题。 
(1)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 A、地形和气候
? B、土壤和水源
? C、市场和交通
? D、政策和劳动力
(2)该县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大力发展城郊的“都市农业”,以下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产业
? 部门有
[? ]
? A、观光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房地产业
? D、水稻种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