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21:51
1、单选题 2011年7月6 日关灯一小时,自觉关闭电脑一小时,一系列低碳环保事件都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据此回答1-2题。
1.导致全球增暖的速度加快的原因很多,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其人为原因包括? ?
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②开发利用冰川?③滥伐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④空调的广泛使用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是?
[?]
A.使全球生态系统更加平衡稳定 ?
B.森林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发生变化,同时造成生物多样性的增加 ?
C.气候变暖会使某些脆弱物种灭绝的风险减小 ?
D.全球变暖对一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不可逆转的破坏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地热
B.水能
C.清洁汽油
D.原始森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了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来于自然界,并用于人们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根据定义,C选项清洁汽油不是直接来自自然界,所以是错误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 )
①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人烟稀少的地区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的消耗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②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缓解二氧化碳较可行的措施是从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植树造林等方面入手。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据此回答问题。1.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2.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3.计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与东线、中线相比,其主要优势在于:
A.石油、天然气丰富
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
D.水能资源丰富
E.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F.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G.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径流量
H.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I.工程量小,建设周期短
G.取水河段水量大,可自流输水华北地区
工程路线短,并可利用黄河河道输水西北和华北
工程地点经济基础好,沿线需水量大
参考答案:1. D
2. A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能源分布和资源调配。
1.川、渝地区地势崎岖,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大。
2.变调水为调电,可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调节黄河下游的径流量,减少下游断流天数。
3.西线工程线路最短,穿越巴彦喀拉山脉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输水,并通过黄河河道向西北和华北地区送水。
本题难度:困难
5、填表题 &nb sp;读下图,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对应的空白框内。(每个字母限填一次)
?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