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18:06
1、单选题 读下面甲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下列各题。
1.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2.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3.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
A.三角洲
B.沙丘
C.冲积扇
D.沙丘
E.流水侵蚀
F.风力沉积
G.风力侵蚀
H.流水沉积
I.风力
G.冰川
流水
植物
参考答案:1. C
2. B
3. C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图中甲为冲积扇,乙为沙丘。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2.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改变地表形态。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积成岩。沙丘是风力沉积作用地貌。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3.造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外力是柳树的侵蚀。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从地貌上看,①处属于2.从地质构造上看,②处属于3.我国中西部地区受②构造影响而形成的著名的山峰是
A.三角洲
B.冲积扇
C.冲积平原
D.冰川沉积物
E.背斜
F.向斜
G.断层
H.褶皱
I.华山
G.泰山
天山
祁连山
参考答案:1. B
2. C
3.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塑造的地貌、地质构造。
1.图示地貌形成于河流出山口,由于泥沙沉积而形成的山麓冲积扇地貌。
2.图示②处岩层发生断裂错位,故判断为断层。
3.华山和泰山都属于断块山,但泰山位于东部地区;天山和祁连山属于褶皱山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亚洲东岸某地海陆分布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关于甲、乙、丙、丁四处的叙述,正确的是2.人类对图示水循环各环节影响最大的是
A.甲处为背斜,主要由外力侵蚀而成
B.乙处为向斜,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为火山,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D.丁处为海沟,由板块碰撞而形成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构造。
1.根据图示的岩层分布,甲处中间岩层向向凹,判断为向斜,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力作用,岩性坚硬,不易侵蚀,故成山;A项错误。乙处中间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B项错误;丙处为火山,但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属于消亡地带;故C项错误。
丁处为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碰撞的边界,在大洋一侧形成海沟,故D项正确。
2.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为地表径流,为③环节,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地质学家在安徽省天柱山发现了世界上暴露最深的超高压变质带。大面积的花岗岩和丰富的片麻岩、榴辉岩(一般存在于万米以下的地幔之中)使得天柱山一举成为全球研究大陆动力学的最佳地区之一。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天柱山的超高压变质带中主要包含下图中哪些类岩石2.下列地质现象与使天柱山超高压变质带暴露的地质作用相同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④⑤
D.③⑥
E.黄山怪石
F.汾河谷地
G.沧海桑田
H.东非裂谷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图中表示的地壳物质循环各环节如下图,花岗岩为侵入岩,片麻岩、榴辉岩为变质岩,分别是图中的②③,B对。
2.黄山怪石为花岗岩垂直解理作用强,受外力作用形成(黄山山体主要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垂直节理发育,侵蚀切割强烈,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溶蚀,形成瑰丽多姿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使天柱山超高压变质带暴露的地质作用相同”很明确告诉我们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壳物质的循环、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地形的成因,以外力作用为主的有:
A.汾河谷地
B.长江三角洲
C.泰山
D.喜马拉雅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