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17:25
1、单选题 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A.冬小麦和高粱
B.春小麦和玉米
C.菜籽和甜菜
D.水稻和花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黑龙江位于我国东北中温带地区,故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春小麦和玉米;冬小麦主要布局于我国华北地区,水稻主要分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而不适宜种植于东北地区,而甜菜、花生不属于粮食作物。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地理自然环境特征,并结合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注意审题。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地形和降水分布,当地居民随季节转场放牧。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200-400mm为草原,小于200mm为荒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森林景观现在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宜扩大畜群数
B.夏季到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
C.冬季在丙地放牧,可充分利用草场资源
D.丁地大量掘井,可增加牧场扩大耕地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降水量大于400mm为森林景观,从甲乙丙丁四地分别向降水量曲线作垂线,与降水量曲线相交于一点,从交点作水平线,与纵轴相交,读数值大小,降水量大于400mm,则景观为森林,所以C对、A、B、D错。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甲地是草原区,降水少,甲地夏季草场生长好,可以为冬季积累草料,不宜扩大畜群数,A错。乙地是高海拔区,夏季到乙地放牧,可保护低地草场,使低地草场良好生长,为过冬积累牧草,B对。冬季大雪封山,在丙地也不一定能放牧,C错。丁地降水量极少,是荒漠区,不能增加牧场扩大耕地,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形成农业生产地域性特点的原因是(? )
A.各地自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的差异性
B.动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季节性
C.农作物生长具有周期性
D.不同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农业生产地域性特点的成因,要求学生能够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全面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某草原区位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区域名为草原? ,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放牧的主要牲畜是?。
(2)该区域发展畜牧业优势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是?
??,交通区位优势是? ?。
参考答案:(1)潘帕斯? 大牧场放牧业? 牛(2)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利于大规模经营? 距海港近,且新建有铁路与
? 港口相连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1998年,我国优质早稻种植面积200万公顷,约占早稻总面积的36%左右;优质小麦种植面积200万公顷,约占小麦总面积的6%左右;优质水果仅占水果总量的30%左右。这说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要?
A.走提高亩产产量和产品总量的道路
B.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C.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增加优质、高效产品产量
D.努力提高加工转化程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根据题目叙述我国应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增加优质、高效产品产量。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