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13:14
1、单选题 读某区域七月等温线图,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10℃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是
①纬度的差异②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③地形和地势的影响?④受到洋流的影响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2.某船只2008年2月28日15点30分从M地自东向西穿过180?°经线,5分钟后时间可能是
[?]
A.2月28日15点35分
B.2月29日15点35分
C.2月27日15点35分
D.3月1日15点35分
参考答案:1、B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简图,比例尺是1:2000000,据此回答:
1.图中A区地形类型为(?)
A.山峰? B.洼地? C.丘陵? D.山谷
2.图中甲处河流水文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主要是潜水补给河水? B.主要是河水补给潜水
C.潜水、河水之间互相补给? D.可能有较多支流汇入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1.A区高度位于40与45之间,且与小的相等,按照“小于小的”原理,A处海拔高度小于40米,可见,A处是缓坡上的一个洼地。
2.从甲处作一条与河流垂直的直线,可以看出,从河流向两侧,等潜水位高度逐渐降低,说明河流处地下水位高,是河流对地下潜水起到了补给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2010年11月,雪龙号又一次奔赴南极大陆进行考察。下面是南极洲年平均气温图和年等降水量图。读图回答1—3题。

1、南极地区多大风,a图中甲、乙两地比较
[? ]
A.甲地风力强,吹东北风
B.乙地风力强,吹东南风
C.甲地风力强,吹西南风
D.乙地风力强,吹西北风
2、b图中丙处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拔高
B.位于背风区域
C.纬度高
D.盛行下沉气流
3、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则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a图等温线变得更加密集
B.a图0℃等温线向北移动
C.b图等值线数值相应增加
D.a、b两图中大陆面积扩大
参考答案:1、B
2、D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地区的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其等值线的数值c>b>a,读图回答1—2题。
1、等值线不可能反映的是
[?]
A.海拔
B.气压
C.降水量
D.气温
2、峡谷附近的察隅有“西藏江南”的美称,原因是
[?]
A.地势低,位于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B.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终年多雨
C.大西洋西南气流带来大量的水汽
D.近年来“温室效应"增强的结果
参考答案:1、A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林线是高山垂直自然带谱中一条重要的生态界限,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下图示意我国局部区域高山林线海拔分布。据图完成各小题。
小题1:依图可知,E地与F地的林线海拔相差
A.800米
B.800~1 000米
C.1 000~1 200米
D.1 200~1 600米
小题2: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最合理的解释是
A.地处低纬的高海拔地区,太阳辐射强度大
B.地处东南季风迎风坡地带,年降水量大
C.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D.来自东部的暖湿气流在宽谷地带成云致雨
小题3:多条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其首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与盛行风向
B.降水与土壤类型
C.地势与山脉走向
D.气温与纬度位置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的等值线中可以看出:E地的林线介于3000-3200米,F地的林线介于4400-4600米,所以二地林线海拔相差1200-1600米。
小题2:林线通常是指高海拔处树木(针叶林)生长的上限。F地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林线分布区。说明F地有更加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合树木生长。主要是受南部海洋沿河流北上的暖湿气流影响大。
小题3:林线的走向在图示东部区域发生变化,折成南北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处是横断山区,山川南北纵列,山脉的走向发生变化,同时这里也是第一、二级地势阶梯的分界线,地势落差也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