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09:24
1、单选题 下列高原与它们各自的地形特点的连线组合,正确的是:
A.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B.内蒙古高原—地面崎岖
C.云贵高原—地势平坦
D.黄土高原—平坦开阔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青藏高原海拔高,多雪山,雪山连绵;内蒙古高原地形为四大高原中最平坦的;云贵高原因石灰岩广布,受流水侵蚀形成地表崎岖;黄土高原因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地表千沟万壑,所以答案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图7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香港地区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比较图。读图完成17~18题。
小题1: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香港地区产业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第一产业产值不断下降
B.第二产业比重持续上升
C.第三产业比重变化最大
D.三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小题2:目前,为了实现珠江三角洲与香港两地优势 互补,珠江三角洲地区应积极从香港
A.引进资金技术
B.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C.调入能源资源
D.输人传统工业制成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图例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二三产业比重升高;香港第二产业比重降低,第三产业比升高。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经济发达地区可以为经济落后地区提高资金、技术和人才;经济欠发达地区可以为经济发展地区提供资源、劳动力等。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山东半岛沿海某地1950年(甲图)和2000年(乙图)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和黄海,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丰富。2011年1月4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蓝色海洋经济将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1)2000年与1950年相比,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中,面积增加的有?、?,面积减少的是?。(4分)
(2)该地区由于土地利用不当,产生的环境问题可能有哪些?(2分)
(3)简要分析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答出两点即可,2分)
参考答案:(1)耕地(1分)?滩涂(1分)?厂矿、城镇居住区(或建设用地)(1分)林地(1分)
(2)①水土流失;(1分)?②土地次生盐碱化。(1分)
(3)①山东半岛地理位置优越;②山东半岛海岸线漫长;③山东沿海海洋资源类型多样丰富;④海洋科技优势得天独厚;⑤海洋文化底蕴深厚;⑥山东半岛基础设施好,交通便利;⑦国家政策优惠支持等。(每个要点1分,答出其中2要点即可,共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区域发展的综合分析。
(1)直接比较图示的土地利用类型林地、耕地、滩涂、建筑用地等面积的变化。
(2)图示山区均被开垦呈耕地,而导致林地面积缩小,山东位于东部季风区,故可能加重该地区的水土流失,并在耕作业发展过程中,由于水资源不足,存在不合理灌溉,而引起土地盐碱化。
(3)发展“蓝色经济”即海洋经济,主要从自然条件:地理位置、海洋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历史基础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东北平原不能大规模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制约因素主要是
A.光照不足
B.热量不足
C.水分不足
D.劳力不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水稻的生长习性是喜水热,而东北平原地区纬度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所以成为东北平原不能大规模发展水稻种植业的制约因素。故选B。
考点:农业发展
点评:本题考查限制东北地区水稻种植的因素,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水稻的生长习性和东北平原地区的气候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08年12月26日,中线黄河北——羑河北工程(简称黄羑段工程)开工建设,标志着河南省南水北调黄河以北干线工程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
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
③污染严重,水质差
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①③④
小题2: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大量调水,加大长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沙漠化问题
C.利于解除黄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D.将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