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七)

时间:2019-06-28 13:08: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图示地区山体岩石、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外力作用对应的是(  )
A.石灰岩、球状风化地貌、风力作用
B.花岗岩、流水堆积地貌、流水作用
C.大理岩、喀斯特地貌、风力作用
D.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流水作用
【小题2】对该类旅游资源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类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②该类旅游资源主要体现了历史文化属性
③该类旅游资源具有物质景象组合性特征    ④到该地旅游主要属于观光旅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可知:该地貌是喀斯特地貌,该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受到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解和冲刷作用下形成的,故本题选D。
【小题2】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广布,并且降水丰富,所以该类旅游景观主要分布在西南云贵高原一带,这类旅游资源主要体现了其美学属性,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地质作用)、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某区域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河段水能资源丰富,是修建电站大坝的理想地点
B.②处地貌由流水堆积作用形成
C.该区域在6-7月份进入梅雨季节
D.从③至④自然带的变化反映了沿海向内陆的水平地域的差异()
【小题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分别是
A.透水事故和瓦斯爆炸
B.瓦斯爆炸和井喷事故
C.瓦斯爆炸和透水事故
D.透水事故和井喷事故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据图中植被类型可以知道在①以上的地方分布针叶林,降水不会丰富,所以水能也就不丰富,A错。图中②在山坡的坡脚处,又是河流流经之地,因此在处山口位置由流水的堆积作用可能形成山前冲积扇地貌,B正确。大陆东岸有梅雨季节的地方的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同一纬度也没用针叶林出现,所以图示区域不会有梅雨天气出现的,C错。从③到④的自然带的变化反映的是垂直地域分异的差异,故D错。
【小题2】从图中可以看出来a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b处地质构造是向斜,根据书本知识可知背斜下面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在向斜下面分布着地下水,对于不同的资源可以知道在背斜下面最可能是瓦斯爆炸,在向斜下面最可能是透水事故。故选择C。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山东地下大峡谷位于沂水县城西南,是一座风貌奇特的溶洞王国。景观气势雄伟壮丽,地下暗河漫长曲折,是中国最长的溶洞漂流项目,其漂流道的设计依据洞内地势,将地下河漂流的惊险刺激演绎得淋漓尽致,被誉为“中国地下河漂流第一洞”。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地下漂流活动属于(  )
A.游览观光
B.度假休闲
C.科考探险
D.宗教朝觐
【小题2】钟乳石、石笋、石花属于(  )
A.火山地貌景观
B.花岗岩地貌景观
C.砂岩地貌景观
D.岩溶地貌景观
【小题3】此类景观在我国最典型的分布地区是(  )
A.西南地区
B.东北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漂流活动是一种集体育运动、游览观光、科学考察和探险为一体的综合体育运动项目,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从题目所给材料来看,地下漂流惊险刺激,属于探险。故选C。
【小题2】喀斯特地貌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大多为石灰岩)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岩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钟乳石、石笋、石花是典型的岩溶地貌景观。故选D。
【小题3】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西南部地区的碳酸盐岩出露地区,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我国西南部的云贵高原是岩溶地貌最典型的分布地区。故选A。
考点:喀斯特地貌及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组成冰岛的岩石主要是
A.砂岩
B.岩浆岩
C.石灰岩
D.页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岩石的类型及成因。冰岛上火山活动频繁,所以形成的岩石是岩浆岩。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面“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图”,回答题。

【小题1】图示中主要由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    )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小题2】图示中由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的是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岩层分布和地貌景观判断,①图岩层发生弯曲,故判断为褶皱;②图示为风蚀蘑菇,属于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③图为河口三角洲,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貌;④图岩层发生断裂,为断层构造。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任何地貌景观的形成都是受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
考点: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地貌。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岩层分布特征和地貌景观的特征,进而分析主要的内外力作用,并掌握内外力的共同作用对地貌形成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