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5:34:34
1、单选题 读下面“人口相等的四座城市某年人口变动资料图”,完成38—39题。
小题1:有关这四座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数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①<③<②<④
B.人口自然增长 率①>③>②>④
C.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是④
D.人口数量增长最少的是③
小题2:①城市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口问题,其原因可能是:
A.实行计划生育
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预期寿命延长
C.鼓励晚婚晚育
D.已进入“低低低”的增长模式
参考答案:
小题1:AD
小题2:B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出生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确定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图中①人口自然增长出现负增长,自然增长率最小。人口增长包括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迁移,所以人口增长最多的为④,增长最少的为③。所以本题选择AD选项。
小题2:根据图示①人口自然增长为负增长,老龄化严重,主要原因是医疗卫生事业进步,预期寿命延长;已进入“低低低”的增长模式。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表中反映人口合理容量的数据是
[? ]
A.25万
B.30万
C.35万
D.45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9分)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者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概述图l、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由图1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2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图1: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2分),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2分。任答两点即可)。
图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人口增长幅度;郊区中西、南郊人口增长快于东、北郊区(4分,答对1点即得2分,答对2点得4分)。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1分,任答一点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由于国家政策鼓励,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是从农村到城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我国目前正在实施小城镇化和加速大城市建设,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再加上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差异,人们追寻美好生活的要求也导致人口有农村迁往城市。
点评:本题属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人口迁移的认知。目前我国人口迁移主要有两种:农村到城市,内陆到沿海地区;经济差距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阅读下列表格,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距海岸带不同距离的人口分布(10分)
| 距离(千米) | 0~200 | 200~500 | 500~1000 | >1 000 |
| 人口(万) | 39 054 | 26 740 | 33 452 | 10 344 |
| 占总人口数(%) | 35,9 | 24.3 | 30.4 | 9.4 |
| 面积(万km2) | 97 | 133 | 235 | 495 |
| 占总面积(%) | 10.1 | 13.9 | 24.5 | 51.5 |
| 人口密度(人/kim2) | 407 | 201 | 142 | 21 |
| 海拔(m) | <200 | 200~500 | 500~1 000 | 1 000~2 000 | >2 000 |
| 人口数量(万) | 73 345.I | 19 427.8 | 8 647.5 | 10 037.1 | 1 590.8 |
| 人口比重(%) | 64.9 | 17.2 | 7.7 | 8.9 | 1.3 |
| 面积数量(万km2) | 144.5 | 97.2 | 162.5 | 39.9 | 315.9 |
| 面积比重(%) | 15.O | 10.2 | 16.9 | 25.O | 32.9 |
| 人口密度(人/km2) | 507.6 | 199.9 | 53.2 | 41.8 | 5.0 |
参考答案:
(1)沿海地区人口稠密,内陆地区人口稀少(人口由沿海向内陆地区递减);海拔低的地区人口稠密,海拔高的地区人口稀少(随海拔增加人口密度减小)。?
(2)不能。因为西部内陆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交通落后,文化科技水平较差,自然资源得不到充分合理利用,环境人口容量小。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