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5:33:30
1、单选题 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下图为2006-2014年(预测值)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
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
小题2: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房价增长快
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C.产业升级和转移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例判断,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人口机械增长率始终为正值。根据数值可以计算出2006-2012年,该省人口增长率大于0,总人口增加。2012-2014年人口增长率为负值,总人口减少,所以是先增后减,C对。A、B、D错。
小题2:根据图可以看到,该省人口迁入量逐渐减少,我国东部地区省份经济水平是逐渐增长的,B错。迁入人口减少,可能是产业结构升级和转移,该地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内地省份,对劳动力需求的数量减少,导致迁入人口减少,C对。房价增长不是迁入人口少的主要原因,A错。各地的自然灾害类型频率没 有明显变化,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反映出中国
A.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B.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C.乡村人口数量减少
D.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
小题2: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
A.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B.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
C.人口密度持续增大
D.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数值,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青少年人口比重会下降,A错。人口增长速度会减缓,B对。城市人口数增加,总人口数增加,不能表示乡村人口减少,C错。人口总数增加,老龄人口增加,不能反映出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D错。
小题2:图中表示的是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不能表示人口数量先减后增,A错。人口比重变化,不能表示人口增长的模式类型,B错。我国的人口总数82年比53年增长一倍多,所以东部人口密度是持续增大的,C对。53年至78年间主要是政策因素影响,82年以后的人口迁移 ,主要是受经济因素影响,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根据表1数据和图 “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问题。(10分)
表1?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引起的。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引起的。
(3)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
(4)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1)高;人口迁入(2分)
(2)低;人口迁出(2分)
(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分)
(4)农村迁往城市(2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速度慢,就业机会少,收入低(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1)人口总增长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共同影响,北京人口总增长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迁入。(2)河南省人口总增长低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迁出。(3)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特征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4)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阶段,故河南省的人口迁移方向为农村到城市,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01年11月实施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低速增长阶段”的省(市)区是(? )
A.黔、鲁、京、浙、苏
B.沪、京、津、苏、浙
C.豫、鲁、新、京、冿
D.渝、琼、滇、赣、沪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转变的,沪、京、津、苏、浙都属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由图可知,从1950年至1995年:
A.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提高
B.欧洲人口出现负增长
C.北美洲死亡率下降最快
D.亚洲与拉丁美洲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先提高后降低;整个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仍然大于0;非洲的死亡率下降最快;亚洲与拉丁美洲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下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