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5:26:53
1、单选题 2007年我国农村取消了农业税,外国人称之为“中国农业的一场革命”,这将大大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这体现了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的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交通
D.社会生产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国家取消农业税影响农业生产反映国家政策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1997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重要变化,“南粮北调”逐渐演变成“北粮南调”。下表为1997年至2007年我国粮食增产省份和减产省份统计表(单位:亿斤)。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较之北方,南方省份粮食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A.水土组合条件较差
B.耕地减少幅度大
C.耕作经验缺乏
D.生产技术落后
小题2:伴随南方省份农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化发展,耕地利用方式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产生的影响
A.土地肥力不断降低
B.导致土地沙漠化严重
C.耕地单位产值提高
D.平原面积不断缩小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我国南方地区水热条件充足,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水稻土是肥沃土壤,水土组合条件好,A错。南方地区耕作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生产技术水平高,C错、D错。南方地区经济发展快,工业和城市、交通建设占用耕地较多,农业结构调整,退耕还林、还草土地多,导致耕地大幅度减少,粮食减产,B对。
小题2:农业结构调整,就是要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使土地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提高单位面积的产值。C对。这种变化既发展经济,又保护环境,所以土壤肥力不会下降,沙漠化会减轻,平原面积得到保护,不会因荒漠化,或水土流失而减少。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四个平原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该平原范围),回答小题。
小题1:主要的粮食作物与其他三地区不同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关于四个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叙述,正确的是
A.甲——巩固商品粮基地优势,扩耕增产
B.乙——退耕还湖,大幅提升林牧业比重
C.丙——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城郊高效农业
D.丁——利用南水北调工程,发展灌溉农业
小题3:目前四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多
B.现代农业发达,劳动力需求大
C.生态环境优越,适宜居住生活
D.农业基础好,农副产品供应充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和河流、湖泊等地理事物的分布可判断,甲为鄱阳湖平原;乙为洞庭湖平原;丙为长三角;丁为华北平原。甲、乙、丙三大平原都位于长江流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水稻,而丁为华北平原,主要的粮食作物为小麦。
小题2:结合上题结论,甲乙两地湿地破坏严重,故退耕还湖,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是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A、B错误;丁地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可能加重土地盐碱化,D错误;丙地区由于城市化的发展,故加大科技投入,发展城郊高效农业是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向,C项正确。
小题3:目前,经济因素是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故由于上述四地都位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故吸引大量人口迁入。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能抓住图示的经纬度位置、河流、湖泊分布等信息准确进行区域定位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我国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概况和发展方向,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等内容综合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乡镇企业三种发展模式的源地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在A、C两地的大城市周围,形成特色相似的农产品基地,其决定性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气候? D.地形
小题2:近年来B、C两地企业发展暴露出来的问题分别是
A.“民工荒”现象严重、水污染严重?
B.企业间过度竞争、经济腹地较小
C.投资过多,产品积压、缺乏政策支持?
D.改革开放迟缓、资金严重短缺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市场决定农业种植的类型和规模,因此本题选B项。
小题2:B为珠江三角洲,C为闽南三角洲,两地改革开放较早,经济发达,资金雄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但同类企业多,恶性竞争,产品积压严重,加上山地阻挡,经济腹地较小,因此B正确,C和D错;A项描述的为A地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1—2题。
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①土壤盐碱化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
③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
[? ]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