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5:26:32
1、单选题 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 )
A.山顶2900米处
B.南坡海拔2200米处
C.南坡海拔2500米处
D.北坡海拔2100米处
【小题2】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 )
A.10℃
B.20℃
C.30℃
D.40℃
【小题3】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 )
A.海拔较高
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
C.森林覆盖率高
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如下图,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要从降水最多的点找到地形剖面图,从地形剖面图上找到海拔高度,不能从降水量线直接找海拔。
【小题2】气温年较差是指最高温与最低温的差,①地温差由①地向上下划线,找到1、7月气温线,可得差值,从图中可见约为30℃,C对。
【小题3】1月,我国冬季,盛行西北季风,①地位于秦岭以北,纬度高,太阳高度小且白昼时间短,辐射少,为迎风坡,受山地阻挡,冷空气在此聚集气温较低;④地纬度较低,冬季太阳高度大,白昼时间长,位于四川盆地,受北部秦岭、大巴山阻拦气温高于①地。可见除纬度因素外,主要受冬季风影响小。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因素、坐标图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图的顺序,下列气候类型的排序正确的是:( )
A.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小题2】上图四种气候类型,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气温曲线与降水柱状图分析,①地最冷月气温在0度以上,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气候。②地全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③地最冷月气温小于0度,位于温带,降水集中在夏季7、8两月,是温带季风气候。④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B对。
【小题2】结合前面分析,①地是副高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②地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形成,③地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④地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所以成因相同的是③、④,C对。
考点:读图能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根据下表,判断气候类型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草原气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最低月温为7月,故判断为南半球;最低月温在0°C以上,且雨热不同期,则判断为地中海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大气热力作用示意简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大气削弱作用。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
A.地面
B.太阳
C.岩浆
D.月球
【小题2】图中箭头表示大气保温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3】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 )
A.①减弱
B.②增强
C.③增强
D.④减弱
【小题4】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是因为( )
A.①增强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A
【小题4】C
本题解析:
【小题1】看清楚题目关键词“直接热源”,本题是基础性问题,可以直接记忆清楚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由图也可以知道,太阳辐射传递到地面,然后由地面指向大气,所以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故选项A正确。
【小题2】正确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大气的保温作用是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它主要是通过大气逆辐射,将大气辐射的大部分热量返还给地面,使地面的热量不至于散失过多,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故选项C正确。
【小题3】注意题干中①②③④的含义。本题主要考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当白天多云时,云层较厚,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地面温度较低,地面辐射就弱,因而大气获得的地面辐射少,气温低,故选项A正确。
【小题4】注意题干关键词“多云的夜晚”; 夜晚没有霜冻,说明夜晚降温幅度小,多云的夜晚,云层对地面的大气逆辐射强,故选项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15分)下图是东亚地区不同季节某日的天气形势图(单位:百帕)。
(1)判断图甲、图乙所示天气形势出现的季节是 (2分),并说明理由。(4分)
(2)据图甲分析此时我国长江流域的天气特点,试简述其原因。(2分) 如果该流域长时间受A天气系统影响会出现怎样的天气?(4分)
(3)简述图乙中B天气系统的名称及其影响时的天气状况。该天气系统会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哪些灾害性天气?(3分)
参考答案:
(1)图甲为夏季 图乙为冬季。(2分)理由:图甲此时陆地上为低压,海洋上为高压;图乙此时海洋上为低压,陆地上为高压。(4分)
(2)此时长江流域为梅雨季节,阴雨连绵。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准静止锋控制,形成“梅雨”天气。(2分) A天气系统为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2分) 长时间受其影响长江流域会出现“伏旱”天气。(2分)
(3)B天气系统为冷锋;会带来降温、大风、雨雪等天气现象;会引发寒潮、沙尘暴、风暴潮、海上冰冻等灾害。(3分)
本题解析:
(1)此题要求根据等压线图判断季节。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不同季节陆地和海洋上形成不同的气压中心。此时甲图中海洋上形成高压,陆地上形成低压,为夏季;乙图中海洋上为低压,陆地上为高压,为冬季。
(2)从甲图可以看出,我国长江流域受准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天气,阴雨连绵。而A天气系统是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按受其影响会在我国长江流域形成“伏旱”天气。
(3)从符号可以看出,B天气系统为冷锋。受其影响,会出现降温、大风、雨雪等天气现象。我国冬春季节北方地区的寒潮、沙尘暴等的形成均和此天气系统有关。
考点: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