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5:19:52
1、单选题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甲市可能是
A.西宁
B.延安
C.上海
D.广州
小题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
小题1:通过题目中给出的有关信息,可以计算出该市的总人口和死亡率,可以发现该地死亡率高于出生率,人口负增长,从而可以判定应选—-上海。
小题2:从上题分析可知甲市人口增长为现代型,图中四地为现代型的只有A。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市不同区域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A.中心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少于郊区
B.中心区人口数量已低于郊区
C.中心区经济发展水平已落后于郊区
D.远郊区人口总量减少
小题2:近几年,该市近郊区住房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
①近郊区成为新商业中心?②工业区外迁,部分人口迁往近郊区?
③近郊区城市化发展?④远郊区较近郊区建筑密度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人口增长率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率。读图,中心区人口增长率是负值,郊区是正值,但不能表示中心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少于郊区,A错。人口增长率为负值,也不能表示人口数量已经低于郊区,B错。城市中心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于郊区,C错。图中两个时间段中,远郊区人口增长率由正值,转变为负值,说明远郊区人口问题在减少,D对。
小题2:商业区主要位于城市的中心区,不会在近郊区成为新商业中心,①错。随着城市的发展,工业区外迁,部分人口迁往近郊区,②对。近郊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向城市化发展,③对。远郊区人口少,较近郊区建筑密度小,④错。所以B 对。A、C、D错。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根据表1数据和图 “我国城乡人口迁移结构图”,回答问题。(10分)
表1? 2003年北京市与河南省人口增长指标(%)

(1)北京市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引起的。
(2)河南省的人口总增长率比自然增长率?;说明其人口数量变化主要由于?引起的。
(3)北京市人口增长模式特点为?。
(4)简述河南省人口迁移的方向及其原因。
参考答案:(1)高;人口迁入(2分)
(2)低;人口迁出(2分)
(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分)
(4)农村迁往城市(2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速度慢,就业机会少,收入低(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1)人口总增长由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共同影响,北京人口总增长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迁入。(2)河南省人口总增长低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人口迁出。(3)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反映人口自然增长特征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4)由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阶段,故河南省的人口迁移方向为农村到城市,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下图“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曲线”,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A、B、C、D四点分别表示中国、美国、巴西、坦桑尼亚国中的哪一个国家?
A. ?B. ? 。
C._____________D. ? 。
(2)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人口出生率和国民生产总值方面各有什么特点?
人口出生率: ?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
(3)曲线图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 ? 。
(4)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其他发展中国家比较有何不同?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坦桑尼亚?中国?巴西?美国
(2)前者高、后者低?前者低、后者高
(3)经济因素(或答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
(4)不同:中国人口出生率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
原因:计划生育政策
本题解析:第(1)题A点人口出生率最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低,应是坦桑尼亚;D点人口出生率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高,应是美国;B点人口出生率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应是中国;那么C点应是巴西。第(2)题读图可知: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第(3)题曲线图说明人口出生率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关系,表明人口出生率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就低,反之就高,这说明影响人口出生率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第(4)题中国人口出生率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低,是因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生长。
点评:本题结合图考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不同、中国人口出生率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及原因,试题难度较小,解题关键是会从图中读取有关解题信息,掌握我国的有关人口政策。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以2010年11月1日零时为标准时点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于2011年4月底发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8分)
材料一 我国不同年份普查人口数量(单位:亿)与不同年份间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单位:‰)变化组合示意图(下左图)
材料二?普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男性人口占51.27%,女性人口占48.73%,总人口性别比由2000年人口普查的l06.74下降为105.20(以女性人口为l00.00);不同年龄段构成变化见上右图(单位:%)。
材料三2010年与2000年人口接受教育水平差异比较表(以10万人为单位)
| ?项目 |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大学 |
| ? 2000 | ? 35 701 | ? 33 961 | ? 14 032 | ? 3 611 |
| ? 2010 | ? 26 779 | ? 38 788 | ? 11 146 | ? 8 930 |
参考答案:(1)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2分)
(2)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得到了较好的执行,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的控制;缓解了人口增长对资源、环境、社会的压力,为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一个较好的基础。(3分)
(3)一是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在加快;二是出生人口的性别比偏高;三是人口的教育水平和人口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些都会给我国人口、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3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1)图示材料一资料反映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7‰.反映我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低—低—低”。(2)材料一的资料我国目前的人口数量为13.39亿,且数据反映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变低,我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主要受由于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而人口增加速度减缓利于缓解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等。(3)上述材料一反映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加剧;材料二反映我国的人口性别比失衡;材料三反映我国人口的文化水平较低。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