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5:16:00
1、单选题 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A.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叫太阳辐射
B.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裂变反应
C.太阳辐射能量巨大,是目前人类生产、生活所使用的唯一能源
D.太阳辐射能量大部分到达地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光线到达地球的时间大约需要8分钟,日地平均距离为1.5亿㎞。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太阳能是一种新能源。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公元前28年,曾记载“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上文中记载所说的“黑气” 是指(?)
A.耀斑
B.黑子
C.太阳风
D.日珥
小题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
A.光球
B.色球
C.日冕
D.太阳大气层之外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意可知,是太阳光球层发生的黑子活动。选择B项。
小题2:黑子发生在太阳的光球层。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图中的两条虚线为晨昏线,太阳直射点位于小圆圈所在的经线。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E地的地方时可能是( )
A.9:00
B.12:00
C.18:00
D.21:00
【小题2】F地位于E地的( )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因太阳直射点位于小圆圈所在的经线,即图中的两条虚线为晨昏线之间部分为白天,故E地位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18时,C项正确。
【小题2】F地位于北半球,E地位于赤道,故F地在E地的北方;又因赤道上晨线与昏线间的弧度等于180°,故E、F之间所跨的经度范围大于180°,根据劣弧定向的原则可知F地应位于E地的东方,故A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表示东半球经纬网,曲线为晨昏线。读图,回答问题(7分)。
(1)若曲线表示晨线,则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地昼长为________小时,甲、乙、丙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昼长为________小时。
(2)当曲线由晨线变为昏线时,正确的描述有( )
①甲地的昼长由最短逐渐达到最大 ②乙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变大
③丙地由极昼现象变为极夜现象 ④甲、乙、丙三地昼长大小变为甲>乙来源:91考试网 www.91eXam.org>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
(1)(5分) 23°26′S 160°E 6 丙 24
(2)(2分)D
本题解析:
(1)该图表示东半球,则图中最左侧和最右侧经线分别是20°W和160°E经线,则图中乙所在经线为70°E经线;曲线表示晨线,其与赤道的交点的地方时为6:00,即70°E经线的地方时为6:00,则160°E为12:00,即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160°E;晨线东侧为昼半球、西侧为夜半球,可以看出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23°26′S。甲所在经线位于乙所在经线以东45°,此时的地方时为9:00;甲点位于晨线上,此时正值日出;因此甲点9:00日出,昼长为6小时。此时为冬至日,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长越长,因此三点中丙昼长最长;该点位于南极圈上,此时出现极昼现象,昼长为24小时。
(2)根据上题分析,此时为冬至日,若图中曲线由晨线变为昏线,则变为夏至日。在此期间,北半球各地(包括甲地)昼长由最短变为最长;乙地的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先减小,到春分日时昼夜等长,之后在变大;南极圈上的丙地由极昼现象变化极夜现象;甲、乙、丙三地昼长大小变为甲>乙>丙。
考点:气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图完成小题。当 2010 年加拿大温哥华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宣布开幕时,时间最早的城市是( )
A.东京
B.纽约
C.伦敦
D.约翰内斯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海陆轮廓及经纬度位置可知东京的位置最靠近东边,最靠近日期变更线,故时间最早,A选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