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5:14:35
1、单选题 “山上白雪山下花,一月居然四季全”在我国哪个地形区表现最显著
A.横断山区
B.武夷山
C.华山
D.江南丘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山上白雪山下花,一月居然四季全”反映的是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异,在我国纬度较低、山体较高的横断山区表现最显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小题。
1.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2.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
A.温差逐渐变小
B.气候海洋性越来越强
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
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
E.由沿海向内陆的变化
F.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
G.非地带性
H.垂直地带性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海陆位置分析可知,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逐渐由亚欧大陆西部沿海地区进入到大陆内部,英国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从西向东,海洋性减弱,大陆性增强,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冬季气温越来越低,为了保暖导致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厚。选择D项。
2.从海陆位置分析可知,从英国到俄罗斯体现的是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选择A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及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点评:本题以从大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厚度逐渐加厚为载体考查欧洲地区气候差异以及自然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难度较小。主要锻炼学生根据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知识迁移能力。解答本题时可借鉴我国南北方墙壁厚度的变化。
【知识拓展】
地域分异规律:
?
成因
分布规律
分布
典例
图示
地带性分异规律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以热量为基础划分
大致沿纬线(东西)方向伸展,沿纬度变化的方向(南北)更替
在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非洲沿20°E经线,南北方向自然带的变化;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
?
3?
2
1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基础上,水分条件影响较大
大致沿经线(南北)方向伸展.沿经度变化的方向(东西)更替
?
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亚欧大陆中纬度地区由沿悔向内陆自然景观呈现为森林带一草原带一荒漠带
?
?
1
?
2
?
3
?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
高山地区从
山麓到山顶
水热状况的
垂直变化
?
各自然带大致沿与等高线平行的方向(水平)伸展,沿垂直方向更替
?
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区
?
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的垂直自然带
?
?
?
非地带性规律
海陆分布、地形起伏、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
?
自然带的分布不呈带状
?
受非地带性因素影响显著的地区
南半球没有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的分布,沙漠中的绿洲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题。
小题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小题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
B.水分
C.坡度
D.温度
小题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乙地区沙化
C.丙地区荒漠化
D.丁地区植被改善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土壤盐渍化的分布。图例中显示有冰川,该地河流主要为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有时令河,会发生断流现象;结合该地纬度可以推断该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地势低洼处,地下水位较高,气候干旱,蒸发强烈,容易产生土壤盐渍化。根据图中等高线判断,丁位于河流下游,地势低洼,土壤盐渍化最为严重,所以选D项。
小题2:根据图示:丙地区附近等高线稀疏,坡度较小,地形较为平坦;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降水稀少,光照强烈,光照、温度和坡度不是限制因素。所以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水分,所以选B项。
小题3:本题考查流域综合开发。该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流量小,河流流向为从甲流向丁。如果在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导致下游地区水量减少,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将导致下游丙、丁地区出现荒漠化,所以选C项。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流域农业生产。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如图为“人类与环境关系协调发展示意图”,数码①-④表示的含义依次是(?)
A.①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②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与环境承载量相当
B.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③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④与环境承载量相当
C.①人口增长速度适中②与环境承载量相当③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④人类社会不断发展
D.①人口素质不断提高②人类社会不断发展③与环境承载量相当④人口增长速度适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注意各环节之间的因果关系环境质量不断提高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故③为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而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依靠人口数量增长速度适中和人口素质的提高;而生产规模适当则导致④生产与环境承载量相当。故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央视网报道:英国德文郡的莫德伯里镇已经引领欧洲各城市之先,发起了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的活动。购物时,顾客可以从店里拿到可降解的淀粉袋,可回收的纸袋或者可重复使用的棉麻袋。根据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下列选项中不能解释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活动的原因的是2.使用可降解的淀粉袋等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塑料袋生产中会消耗大量石油
B.塑料袋不易腐烂,易造成污染
C.塑料袋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
D.塑料袋不结实,不方便使用
E.公平性原则
F.持续性原则
G.共同性原则
H.都不对
参考答案:1. D
2.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
1.全面禁止使用塑料袋是因为在生产时会消耗大量石油,在使用后会造成严重污染等,而不是因为使用不方便、不结实。
2.淀粉可生产、淀粉袋可降解,不会对资源造成浪费,又不会污染环境,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