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5:10:43
1、单选题 图4示意新疆局部。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图示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A.径流年际变化小
B.水量向下游增大
C.夏季流量小
D.以雨水补给为主
小题2:图示地区是西气东输主要的气源地之一。关于西气东输的正确叙述是
①增加东部就业机会,对产业结构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②缩小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彻底解决了东部地区能源紧缺的问题
③调整了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④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促进减排降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工程。
小题1:根据图示的主要地理事物判断,该地区为新疆,地处内陆,降水少,气候干旱,故河流多为内流河,以冰川融水为补给,故A项正确。
小题2:西气东输,利于增加西部地区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故①项错误;西气东输的实施,利于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但不能“彻底解决”,故②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进口国。下图是我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回答
图中①表示?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水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能源问题。我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近年来,许多国家纷纷把构建低碳城市作为提升城市乃至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截止到2011年11月,我国正在规划建设的低碳城市,已经形成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格局,读下图“中国低碳城市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低碳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有差别
B.均位于经济发达的地区
C.所在地区能源矿产十分丰富
D.重化工业所占比重较大
小题2:重庆市在建设低碳城市中应重点发展的是?
A.低碳建筑
B.低碳生活
C.低碳工业
D.低碳交通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图中规划建设的低碳城市覆盖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并非都位于经济发达的地区,B错。东部沪宁杭地区矿产资源缺乏,C错。珠江三角洲地区以轻工业为主,D错。各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发展条件和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故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也有差异,A对。
小题2:从碳排放的来源结构来看,城市碳排放以工业占绝大部分比重,所以应重点发展低碳工业。C对。生活、交通、建筑等碳排放占比重少,A、B、D错。以重庆市为例,2005年-2008年重庆市化石燃料利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工业排放比重为76-78%,占据绝对份额。居民生活排放比重为12%-13%,所占份额居其次。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排放比重为8%-10%,所占份额比重居第三位。仓建筑业排放比重为1%-2%,所占份额最小。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图为“1998-2006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问题变化图”,图中斜线为能源净进口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在2000年达到最大值
B.21世纪以来,我国能源净进口量呈现上升趋势
C.1998-2006年我国一直进口能源,没有出口能源
D.图示大多数年份我国能源生产总量大于消费总量
小题2: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下列措施能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有?
①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
②加大能源战略储备,减少对进口能源的依赖?
③全面禁止采挖煤炭,使用新能源替代煤炭资源?
④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表,可知进入21世纪,我国能源净进口量呈现上升趋势;生产总量呈现上升趋势;国能源生产总量小于消费总量;通过三者数值的对比说明我国在进口能源的同时也出口能源。
小题2:能源安全是我国目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问题,为保我国能源安全,措施主要从开源、节流两个方面分析:①参与国际能源开发,实现能源进口多元化②加大能源战略储备,提高能源供给安全性④倡导绿色消费,提高能源使用效率,这都正确。而③全面禁止采挖煤炭,使用新能源替代煤炭资源,后半句“使用新能源替代煤炭资源”有道理,符合时代趋势,而前半句“全面禁止采挖煤炭”就不符合现实了。故排除③,选C。
点评:本题组试题难度居中,主要考查我国能源问题及我国能源安全所采取的措施,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图表中我国能源生产、消费及进口的现状,牢记为保我国能源安全,所采取的措施。另外,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些知识点要及时归纳总结,这样以后遇到此类题目不论是选择题还是综合题都可轻松作答。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2013年5月,我国又一条能源进口战略通道——中緬油气管道将全线贯通。读 “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左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甲河源头的补给类型是________,说明该补给类型补给水量变化的特点。(8分)
(2)根据乙地区某日等温线分布示意图,描述图中等温线分布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10 分)。
(3)简述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对我国能源发展的意义,并列举管道建设对沿线地区可能造成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12分)(28分)
参考答案:
(1)冰雪融水?变化特点:①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②夏季补给多,冬季补给少;③白天补给多,夜晚补给少;④晴天补给多,阴天补给少。(6分,每小点2分,答对其中任意3点即可)
(2)特点:①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②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或等温线北段大致呈南北走向,南段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或等温线南北走向,大致平行分布);③等温线分布较密集。(6分,每小点2分)
原因:①山河相间,南北纵列;②地势起伏大。(4分,每小点2分)
(3)意义:①缩短原油输入我国的路径;②(绕开马六甲海峡,降低海上进口原油的风险,)保障我国能源运输安全;③利于实现石油运输渠道多元化;④缓解我国油气短缺局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6分,每小点2分,答对其中任意3点即可)
可能造成的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①诱发泥石流、滑坡和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②加剧荒(石)漠化现象;③原始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④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6分,每小点2分,答对其中任意3点即可)
本题解析:
(1)甲河为雅鲁藏布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源头为冰雪融水补给。冰雪融水补给水量变化与气温密切相关,温度高补给量大,温度低补给量少。
(2)等温线分布的特点一般是从数值变化、等温线延伸方向和疏密情况进行描述,如从等温线数值上看,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从等温线走向上看,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从等温线疏密看,等温线分布较密集。等温线分布的原因是乙地位于横断山区,山河相间(气温较高区与气温较低区相间分布),南北纵列(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地势起伏大(等温线分布较密集),解题时要注意结合区域特征进行分析。
(3)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对我国能源发展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缩短了运输路程、增加了运输渠道、减少了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缓解了能源紧张、增加了油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等。后一问可以分别从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两个方面例举,如自然灾害方面主要有诱发泥石流、滑坡和地面崩塌等地质灾害;环境问题方面有加剧荒漠化现象、水土流失加剧和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