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5:09:40
1、综合题 (共14分)
调查研究·南水北调“如何调?
中新社南京2009年2月11日电?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在应对大旱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具体如何调水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水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区水资源供需差异及预测(单位:亿
)
| 项目 | 2005年 | 2010年 | 2030年 | |
| 需水量 | 生活用水 | 61.51 | 81.32 | 130.94 |
| 工业用水 | 108.99 | 128.60 | 204.42 | |
| 生态用水 | 18.8 | 31.33 | 39.96 | |
| 可供水量 | 104.35 | 98.36 | 94.99 | |

参考答案:(1)①材料一?②材料三?③材料二(6分)
(2)冬春?夏秋?
修建水库,在长江丰水期蓄水,在华北缺水期调水,调节季节差。(6分)
(3)A? B (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①选择调水线路根据材料一,②确定调水季节根据材料三,③合理使用分配水源材料二。
(2)本题考查本题位置的降水差异造成输水的季节矛盾,解决措施就是条件水量的季节变化,可以通过修建水库来解决。
(3)根据图表科可知,城区节水重点应在于生活用水,工业用水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明确的边界。
参考答案:错误
本题解析: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的是明确的,有的是模糊的。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阅读三个省级行政区资料表,回答1~2题。
1.有关三个省级行政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b人口密度最大
B.a经济最发达
C.c城市化水平最高
D.c可能是重庆市
2.有关三个省区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从事第一产业的人数,a省区多于b和c
B.第二产业的产值,b省区多于c
C.a省区第一产业的产值多于第三产业
D.c省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最合理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开放时间早、程度高,不是利用了?(?)
A.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程度高
C.劳动力资源丰富
D.土地资源丰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我国东部地区开放时间早、程度高,是因为东部地区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丰富,经济国际化程度高。所以ABC选项正确。而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大,土地资源丰富。所以我国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开放时间早、程度高,不是利用了土地资源丰富。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如图为某区域模式图,读图答问题。
小题1:图中,下面关于沿③→①一线自然带及其过渡规律的描述,合理的是(?)
A.纬度地带性显著
B.垂直地带性显著
C.自然带过渡规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
D.自然带过渡规律:落叶阔叶林—草原—半草原半荒漠—荒漠
小题2: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
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
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
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
小题3:关于图中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区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B.②区河流春汛长于夏汛
C.③区河流流速较小,有凌汛现象
D.⑥区河流汛期短,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小题1:沿③--①一线,由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降水逐渐减少,水分条件差异大,经度地带性明显,自然带逐渐过渡为:落叶阔叶林—草原—半草原半荒漠—荒漠。
小题2:图示各区域突出的环境问题①②区域水土流失,③土壤盐碱化、旱涝灾害,④区域泥石流、滑坡,⑤区域洪涝、水土流失,⑥区域台风,选项 B 正确。
小题3:区域水文特点:①区域水位季节变化大,②区域没有明显春汛,③区域河流来自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最冷月气温在 0℃以下,河流在冰期,⑥区域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河流汛期长,径流季节变化较小。故选项 C 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