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知识大全《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9-06-26 15:07: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四省区水稻、小麦、棉花、油菜播种面积统计图。读图完成题。
1.图中甲、乙、丙、丁最有可能是2.下列四种经济作物适合在甲省区种植的是
A.新疆、湖北、安徽、河北
B.河北、湖北、安徽、新疆
C.新疆、安徽、河北、湖北
D.安徽、河北、新疆、湖北
E.甘蔗
F.黄麻
G.甜菜
H.花生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此题最好用排除法,甲的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棉花,乙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水稻,油菜也有较大面积的种植,应位于南方地区,可排除D,丙是水稻和小麦,可以排除C,丁是小麦,就河北和新疆来说,新疆对应是棉花,河北为小麦,正确答案选A。
2.甲省为新疆,昼夜温差大,适合种植甜菜,有利于糖分的积累,正确答案选C。
考点:主要考查了农作物的分布。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我国农作物的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国家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北京投资建厂。回答题。
1.生产该产品的工厂最有可能是2.选择在中国北京建厂的原因是
①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②水源、动力充足?
③劳动力价廉质优?④市场前景广阔
A.自行车厂
B.汽车制造厂
C.彩色电视机厂
D.手表厂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从图中可知该产品每千人拥有量在发达国家较多,而在发展中国家拥有量较少,可知该产品价格较高故选B。
2.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快,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大,且前景广阔,因此跨国公司在北京建厂获得利益更大。所以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
点评:本题以某跨国公司对部分国家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所做的调查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解答时需注意不同国家该产品的普及率,进而分析在中国建厂的优势区位因素。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问题
1.下列属于图A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2.在图B中的①②③④处布局大棚蔬菜、有机茶、花卉和饲料作物,下列安排合理的是3.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A.机械化水平高
B.单位面积产量高,劳动生产率低
C.科技水平高
D.商品率高
E.①大棚蔬菜②有机茶③饲料作物④花卉
F.①饲料作物②大棚蔬菜③有机茶④花卉
G.①有机茶②花卉③大棚蔬菜④饲料作物
H.①花卉②饲料作物③有机茶④大棚蔬菜
I.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G.交通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科技水平的提高


参考答案:1. B
2. B
3.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生产分析。
1.读图A可知,该地区为传统的水稻种植业区,所以其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是单位面积产量高,劳动生产率低。
2.读图B可知,④处应该布局花卉,因为鲜花对保鲜性要求高,宜布局在接近城镇或交通便利的地方,③处应该布局有机茶,因为该地区位于河流上游,一般为低山丘陵地区;②处宜布局大棚蔬菜,因为蔬菜生长需水多;①处宜布局饲料作物。
3.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是因为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花卉、蔬菜需求量增大,同时技术水平的提高与交通的发展对该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都有积极影响,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结构的调整影响不大。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图,完成小题。
1.若图中M表示我国某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其中a表示花卉,b表示蔬菜水果,c表示粮食),则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2.为进一步提高农民的收入,该县提出大力发展“都市农业”,以下适合其发展的是
A.地形和气候
B.市场和交通
C.土壤和水源
D.政策和劳动力
E.观光农业
F.商品谷物农业
G.热带种植园农业
H.水稻种植业


参考答案:1. B
2. 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统计图数据显示:该县2006年农产品产值构成中,蔬菜水果种植面积占60%,花卉占20%,粮食占20%,由于该县此类农业的产品主要用于市场销售,故该县的农业属商品农业,因此影响该县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和交通。
2.热带种植园农业、水稻种植业和商品谷物农业都需要较大的面积,也不适合“都市农业"的发展,该县应重点发展为居民服务的观光农业。
考点:本题借助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
点评:本题借助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考查区域农业发展问题,难度较大,掌握都市农业的定义、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都市农业”是一种隶属于都市、服务于都市的全功能性大农业,它在给都市提供物质食品的同时,还提供“精神食品”(观光、娱乐、休闲等)。
【规律技巧】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
三角形统计图是一个三轴坐标图,给出一个正三角形,内作若干三条边的平行线。并标注出三个坐标所代表的变量,通常用来表示有三个变量的地理事物的百分比结构。
1.读图关键
(1)图中数据只表示相对量,即“比重”或“比例”,不表示绝对量。
(2)图中每个点都能够读取三个数值,各构成要素所占比重的总和必然是100%。
(3)此类图的构成要素只有三项,而不像其他统计图的构成要素可多可少。
(4)三项要素在数轴上比例由低到高的延伸方向一致,可能三条数轴上的值全部向右由大到小或全部向左由大到小。
2.读图方法
(1)读准三个坐标轴的原点及变化趋势。
(2)过某点作平行于和所读坐标轴原点相交的另一个坐标轴的平行线。
(3)找出该平行线与坐标轴的交点,读出数据。
(4)检验。看三个变量之和是否等于100%。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1.表1中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2.下列推理,其过程和结论正确的是3.有关四省(区)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川、黑、苏、陇
B.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陇、黑、川、苏
E.耕地面积①比②小,因此,山区面积①比②大
F.水资源总量②比③多,因此,年降水量②比③大
G.木材总蓄积量③比④少,因此,森林覆盖率③比④低
H.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①比③小,因此,乡村人口比重①比③大
I.①省(区)西部是该省种植业集中地区
G.②省(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棉花产
③省(区)南部农业耕作制度一年三熟悉
④省(区)北部灌溉用水主要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参考答案:1. A
2. D
3. D


本题解析:1.此题考查中国地理区域特征与差异,重视区域的比较研究,突破在于抓住表格中关键信息,即各省区对应的人口及资源最明显的特征。①最明显的特征是水资源总量四省中居首位并且远高于其它省区,据此判断是四川;②省区最明显特征是耕地面积大,水资源配合也好,是黑龙江;③省区木材总蓄积量最低,可知山地少,可推知是江苏;④省区水资源总量最少,木材总蓄积量也不高,是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的甘肃。
2.此题正确答案建立在前一题判断正确的基础上,A推理过程错误,土地结构多样,不仅据耕地面积推论山区面积;B选项中年降水量与水资源不成正比;C结论错误,森林覆盖率③比④高;从人口构成分类来看,D推论与结论正确。
3.四川省种植业在四川盆地,西部为山地;黑龙江光照热量条件差,不适宜种植棉花;江苏南部一年两熟;甘肃北部是干旱区,为典型的荒漠带,农业用水需地下水与冰雪融水。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