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5:05:32
1、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地形:甲是__________,乙是________。地质构造:甲是________,丙是________。(4分)
(2)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4分)
(3)简要说明判定乙地地质构造的依据。(4分)
(4)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欲在甲、乙、丙三地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4分)
2、单选题 下图为“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 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2007年3月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里氏6.3级地震。此次地震的震中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图中示意该位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主要位于N板块上的大洲的地理特征:
A.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
B.淡水资源最丰富
C.流经大陆沿岸的洋流为暖流
D.一月吹陆风,七月吹海风
小题3:当图中M点地表面正午太阳高度为90°时:
A.非洲地区为白天
B.欧洲地区为黑夜
C.拉美地区为黑夜
D.南极地区为极昼
3、综合题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7分)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10年8月2日,以广东丹霞山为首的“中国丹霞”申遗成功,成为中国的第八项世界自然遗产。
材料二 下图为丹霞地貌和“中国丹霞”六个风景区所在区域图。
(1)分别指出以下丹霞地貌风景区所位于的省区。(6分)
①(龙虎山)________、②(
4、单选题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的成因及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聚成原因是( )
A.前者是风力堆积作用,后者是流水侵蚀作用
B.前者是风力堆积作用,后者是流水沉积作用
C.前者是流水沉积作用,后者是褶皱和断层作用
D.前者是流水侵蚀作用,后者是褶皱和断层作用
5、单选题 下图为45°S附近某地区的三组相关数据,其中①④处为海洋,②—③处为陆地,8O°、6O°为当地经度,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处所属的大洋与板块的名称分别是( )
A.太平洋、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南极洲板块
C.印度洋、印度洋板块
D.太平洋、美洲板块
【小题2】②③两处降水差异的原因是( )
A.②处于西南季风的背风坡③处于东北季风的迎风坡
B.②处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③处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
C.②处于西风的背风坡③处于西风的迎风坡
D.②处于西风的迎风坡③处于西风的背风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