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5:03:04
1、单选题 索契是俄罗斯南部著名城市,是世界著名夏都之一,是2014年冬奥会的举办城市。读该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1.关于索契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2.关于索契地区建冰雪场有利条件的论述,正确的是
①北部有高大山地,坡度适宜,利于滑雪场的建立
②冬季,山地气温低,受中纬西风影响,降雪量大,山地积雪多
③亚热带季风区,冬季温和,有利于保护运动员不受冻伤④冬季严寒,利于冰场封冻,投资少,建设便利
A.位于里海之滨
B.位于波罗的海之滨
C.位于咸海之滨
D.位于黑海之滨
E.①②
F.②③
G.③④
H.①④
参考答案:1. D
2. A
本题解析:1.根据地理位置可知,索契位于黑海之滨。选择D项。
2.根据该地的通知可知,滑雪的条件分析正确的是A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地球赤道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2.下列地理现象主要与地球公转有关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E.昼夜交替的周期为24小时
F.不同经度的地方存在时间差
G.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H.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1. A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图示,地球的公转轨道面称为黄道面,故①即为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黄赤交角。
2.地球公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和四季、五带的差异。而昼夜交替、地方时的差异和水平运动物体形成偏向都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考点:本题考查黄赤交角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综合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低,解题的关键是能结合图示判断地轴与黄道面的交角与黄赤交角的差异,注意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日本中部地区一座火山于9月27日午间喷发,造成8人重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物质直接来自(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
【小题2】这些喷发出来的火山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 )
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
C.水圈、生物圈→大气圈→岩石圈 C.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
【小题3】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火山喷发来自于岩浆岩,岩浆发源地在上地幔的软流层,故选D项。
【小题2】火山灰直接进入大气层,逐渐影响水圈、生物圈,最后渗透到岩石圈,因此选A正确。
【小题3】岩石在地球表层受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形成沉积岩,所以选C项。
考点:地球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一艘满载工业燃油的油轮,某年7月在图中海域沉没,船上燃油大量外泄。读图回答。
1.该海域位于2.此时油轮外泄的燃油将向方向的海域扩散
A.南太平洋
B.北太平洋
C.印度洋
D.北大西洋
E.东南
F.东北
G.西南
H.西北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地区位于60°E,20°N附近,判断该海域为北印度洋。
2.7月北印度洋为夏季,南亚地区盛行风向为西南季风,故沿岸海水自西南向东北方向流动。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地理概况。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能根据经纬度位置准确定位,并结合南亚的冬夏季风风向判断洋流方向。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人民日报哥本哈根12月7日电 (记者 辛本健):当地时间7日10时40分许,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开幕,大会从今日持续到18日。
1.大会期间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关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和北京相比,说法正确是3.改善城区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
①强制推广无氟冰箱和空调?②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散供暖
③大力推广汽车尾气净化技术?④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和公共空间
A.欧亚大陆冷高压中心势力不断增强
B.我国华北地区沙尘天气频繁发生
C.墨西哥湾海区附近频繁发生飓风灾害
D.地球公转速度减慢
E.哥本哈根位于北京的东北部
F.哥本哈根和北京时间相差约7小时
G.哥本哈根夏季气候炎热干燥
H.哥本哈根的自转线速度高于北京
I.①②
G.②③
③④
①④
参考答案:1. B
2. B
3. C
本题解析:第1题12月7日到12月18日,距近日点近,公转速度加快,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往南移动,欧亚大陆形成冷高压而且势力强劲,华北地区沙尘天气多出现在春末夏初,飓风多出现在夏秋季节。第2题,考查小区域的比较。哥本哈根位于北京的西北部,读图可知经度相差约105°,时差约7小时。哥本哈根为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哥本哈根的纬度高于北京,自转线速度小。第3题立意考查学生的环境意识,以及对城市大气质量改善措施的掌握与应用能力。选项①容易理解为“减少氟氯烃的排放,保护了臭氧层”而判断其正确,忽略其与题干“城区”不符,因为臭氧层空洞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不是某个城市的问题。②选项中集中供暖的能源利用率高,排污量较少,应该是发展方向。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