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5:02:03
1、多选题 读下面两幅图,回答下面问题。
1.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2.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25℃
B.12℃
C.11℃
D.8℃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CB
2. C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1.图示,由于温室的保温效益,故玻璃瓶内的温度应略高于外面,故选BC项。
2.全球变暖的原理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而加强了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了地面,故选CD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如果上图表示“北半球某地热力环流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该图表示市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①表示市区,④和⑥表示郊区
B.③处气压较④处高,所以空气下沉
C.⑥处气温高、气压低,空气下沉补充
D.①处空气上升是因为气压高
小题2:如果上图表示低纬大气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受气压带①控制,终年高温多雨
B.⑥位于30°S,空气遇冷下沉
C.风带⑦为东北信风带
D.风带⑧为盛行西风带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①处气流上升,说明此处气温高,气压低,D错;④⑥处气流下沉,说明该处气温低,气压高,C错;垂直方向上,气压随高度上升而下降,③处气压较④处低,B错;如果该图表示市区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市区温度高空气上升,郊区温度低空气下沉,所以A对。
小题2:如果该图表示低纬环流,①为赤道低压带,气流上升高温多雨,A正确;④⑥处为动力作用气流下沉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带,B错;⑦为东南信风带,⑧为东北信风带,所以C、D错。
考点:热力环流;低纬环流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地中如果只考虑纬度及海陆分布因素,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若②③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
B.巴西高原上动物数量减少
C.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正值小麦播种期
D.驯鹿正忙着向南迁徙
小题3:④地被称为沙漠带上的唯一绿洲,主要影响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临近海洋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纬度因素分析,中纬度地区温差大。从海陆分布因素分析离海洋越远温差越大,图中4点中①地位于中纬度的内陆地区,温差大。
小题2:②③两地同时日出(连接②③为晨线),太阳直射在南半球,为北半球冬季,我国为冬季河流进入枯水期,A错;巴西高原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北半球夏季是该地湿季,降水多,动物数量多,B错;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冬季,正值小麦生长期,C错;驯鹿正从苔原气候区向亚寒带针叶林迁徙,向南,D对。
小题3:④地为我国东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夏季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富降水),同纬度大陆其他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终年火热干燥的热带沙漠气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热力环流侧视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引起热力环流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B.温度:A>B>C>D
C.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D.气压:D>A>B>C
小题2:A、B近地面大气温度不同的直接原因是
A.吸收地面辐射多少不同? B.吸收的太阳辐射多少差异
C.大气逆辐射强弱不同? D.反射强弱差异?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小题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由于冷热不均,气流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而产生大气水平运动——风(高压指向低压),故选A。B项,热地方,气温上升,故B地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为高压;反之,冷地方,气温下沉,故A地受热,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为低压,排除B、D;热力环流为 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排除C。
小题2: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物质是
[? ]
A、尘埃和二氧化碳
B、水汽和二氧化碳
C、臭氧和氮氧化物
D、水汽和氮氧化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