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卷《城市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五)

时间:2019-06-26 15:01: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b、c、d四个位置最容易形

?


?
成城镇的是? A.a? B.b? C.c? D.d
2.在该区城镇的城市化过程中,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是?
A.土地生产力大
B.基础设施的建设?
C.水资源的多少
D.经济规模的设想


参考答案:
1.B
2.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作为经济大省的江苏,其内部城市化和工业化存在着很大的区域差异。(11分)
(1)下图显示江苏省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是?(2分)

(2)下表显示江苏不同地区城市化水平的差异表现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是?(4分)
表?江苏不同地区城镇人口比重构成比较

地?区
城镇人口比重(%)
2000年
2005年
苏南地区
59.6
67.0
苏中地区
37.7
46.3
苏北地区
31.2
39.5
?
(3)请根据实际生活观察,列举我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3分)
(4)江苏省城市化和工业化从苏南到苏中再到苏北梯度差异比较明显,下列关于实现该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叙述错误的是(?)(2分)
A.苏南、苏中和苏北应加快城际交通发展
B.苏南地区要努力实现产业转换升级
C.苏中地区要有序承接上海的产业转移
D.苏北地区要以农业作为支柱产业


参考答案:(1)水平不断提高(2分)
(2)苏南最高、苏中次之、苏北最低或自苏南向苏北逐渐降低。(2分)经济发展水平(2分)
(3)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日趋拥挤、产业升级困难、资源供给紧张(1点1分,共3分)
(4)D(2分)


本题解析:(1)图示城镇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反映了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不断上升。(2)直接根据表格中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城镇人口比重的差异可判断城市化水平高低的差异。社会经济因素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因素。(3)借鉴课本关于城市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质量、交通、住房、就业和社会治安等问题。(4)对于该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应实施区域经济联系,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而苏北以农业生产为支柱明显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D项错误。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资料的城镇人口变化判断城市化发展和区域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并能结合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环境问题等内容综合分析即可,注意借鉴课本内容,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2010年10月31日,上海世博会圆满落幕。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上海今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在图示意上海市“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建设的六大重点项目。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 上海船舶工业基地布局在图中位置其有利条件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海石油化学工业区布局在金山卫,有利的区位因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世博会的副主题之一是“城市与乡村的互动”。上海市郊在蔬菜、花卉、乳肉禽蛋、粮食等生产方面,最不适宜布局的是什么生产?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沿江、近港,接近消费市场;靠近原料产地(精品钢铁基地)。
(2)沿海,交通便利,便于原油的运进和成品油的运出;远离市区,位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大气污染轻。(3)粮食生产,上海市城郊土地价格高;粮食生产用地多,经济效益不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出现历史少见的强降雨,给房山等地区带来了“水乡泽国”般的尴尬与困顿。图甲为“北京市地形图”,图乙为“城市不同地表降雨损失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从地形角度看造成房山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可能有(?)
①受高压脊的控制降水丰富?②夏季风带来充足的水汽
③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抬升?④城区上游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快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有(?)
A.城市化改变地表状况,汇水速度减慢
B.城市排水设施落后,暴雨来临时排水能力差
C.城市地表硬化后,降水损失量大地表易积水
D.草地降水损失量大,地表容易积水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受高压脊的控制一般为晴朗天气;夏季风带来充足的水汽,虽然是洪涝产生的原因,但不属于地形角度的原因;西北部山地地形有利于暖湿气流抬升,降水量大;城区上游地面坡度大,汇水速度快,两者都属于地形因素导致洪涝灾害严重。选项C正确。
小题2:城市化改变地表状况,汇水速度应加快,A错;城市排水设施落后,暴雨来临时排水能力差,是目前城市内涝严重的主要原因,B正确;由图乙可知降水损失量为地表水的下渗量,城市地表硬化后,降水损失量应该减少,C错;草地降水损失量大,地表水下渗多,地表不易积水,D错。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珠江三角洲因水资源有限而使一些城市缺水严重
B.珠江三角洲是以轻工业为主的地区,环境污染只表现为水污染,其他影响不大
C.珠江三角洲各城市的发展能够统筹兼顾,利于珠江三角洲一体化的发展
D.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由于盲目建设“开发区”、“工业城市”,大量占用良田,造成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