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4:59:18
1、综合题 读图5-30,回答下列问题。7分
(1)自然景观从①→②→③→④的变化是以__________为基础产生的,这种地域分异产生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2分)
(2)喜马拉雅山南坡复杂的景观变化规律近似于(A:①→②→③→④B:③→⑤→⑥)的变化,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1分)
(3)③为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同纬度的⑥为温带荒漠带,这种差异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1分)
(4)把相关内容用线连起来:(3分)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③
骆驼?松鼠
?⑥
棕壤、褐土?荒漠土
参考答案:(1)热量 太阳辐射在各纬度分布不均 (2)A 海拔高度不同,水热状况不同
(3)距海远近不同,降水量不同 (4)温带大陆气候、骆驼—⑥—荒漠土温带季风气候、松鼠—③—棕壤、褐土
本题解析:2.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水平差异)的理解。同时对气候土壤生物等整体性也加以考查。此图画出了大陆东半部植被分布情况,在南北向上能看出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东西向上能看出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自然带分布图,回答5一7题。
小题1:甲表示的自然带可能是
A.温带草原带
B.亚寒带针叶林带
C.苔原带
D.落叶阔叶混交林带
小题2:引起图中自然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海拔高度
小题3:下列有关该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赤道地区从山麓到山顶自然带的分布,与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的分布类似
B.同一山地的同一自然带,阳坡高于阴坡
C.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的种类越多
D.南半球的三座山的北坡是阳坡,北半球的三座山的北坡是阴坡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水平方向看,甲所在地比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所在纬度要高.根据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分析.甲处应该是亚寒带针叶林带。
小题2:从水平方向自然带的变化和山地自然带的倾料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小题3:纬度越低的山地,海拔越高,自然带的种类可能越多;纬度较高的山地,自然带的基带与其同纬度水平分布的自然带相同。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沿20°经线所作的剖面图”,回答16—18题。
小题1:造成A—F自然带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水分
C.热量
D.洋流
小题2:G山的成因是
A.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B.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C.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D.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
小题3:关于K、R两地叙述正确的是
A.K地的盐度比R地盐度低
B.船由K地向东经霍尔木兹海峡到印度洋
C.船由R地向西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
D.船由K地向西穿过海峡时逆水而行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A—F自然带变化体现了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热量。
小题2:G为阿尔卑斯山脉,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小题3:K为地中海,R为波罗的海,K地的盐度比R地盐度高;船由K地向西经直布罗陀海峡到大西洋;船由K地向西穿过海峡时逆水而行。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
参考答案:
小题1:水分
小题2: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3:石油;铁锰
本题解析:该题以亚洲和非洲大陆的局部范围为载体,综合考查学生对自然带的分布类型、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以及矿产资源的分布类型等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株洲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城市,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株洲丘陵山区的自然土壤是
A.砖红壤
B.水稻土
C.黑土
D.红壤
小题2:株洲风景优美,树木葱郁,此处的自然植被属于
A.常绿硬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落叶阔叶林
D.草原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土壤和植被。
小题1:株洲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受亚热带气候影响,故自然土壤为红壤。
小题2:亚热带季风气候下,发育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