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4:56:07
1、单选题 下图甲表示北京市城市与郊外的水循环相关数据,图乙表示北京城不同历史时期雨洪径流变化状态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图中最能反映最早历史时期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数码及XY的含义分别是
A.①和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B.②和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C.③和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D.④和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小题2:.从水循环角度看,北京城市建设给市中心带来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A.径流总量减少——从郊区调入地表水到市中心
B.地下水位的上升——适当扩大市区的绿地面积
C.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
D.降水量减少——减少建筑物的密度,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甲分析,X径流总量和地表径流大,但地下径流小,说明雨水在地表大量流失,地下水少,可知X为北京市中心,Y地为郊外平原,排除B、D选项;北京最早历史时期植被覆盖率高,地表径流量小,排除①②;由于植被覆盖率高,雨水下渗时间长形成地表径流时间晚,且峰值较低,故④对,综上所述选D项。
小题2:北京城市建设使径流总量增加,A错;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导致地下水位下降,B错;由于城市建设地面大量使用水泥路面,雨水大量在地表流失,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所以应推广使用透水砖和扩大绿地,C正确;由于城区温度高于郊区,城区气流上升为主,降水量大,D错。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7“某大洋表层海水盐度、温度随经度变化”,回答:
小题1:图中所示盐度最低处位于
①120°E?②120°W?③亚欧大陆西岸?④太平洋西岸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小题2:盐度最低处其盐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量大
B.蒸发量小
C.寒流影响
D.径流影响
小题3:温度最高处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气候
C.太阳辐射
D.洋流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北半球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可判断该河流可能位于( )
A.地中海沿岸
B.亚热带大陆东岸
C.温带大陆内部
D.我国东北地区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观察图可知,该河流有两个汛期,即春汛和夏汛,春汛因冬季积雪融化,而使河流出现一个汛期,在我国分布在东北地区,选D项。
考点:河流分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序号表示地下径流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图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
A.使海平面上升
B.加速冰川融化
C.使水呈三态变化
D.不断更新陆地水
小题3:乙地和丙地植被类型不同主要体现了
A.干湿度地带性规律
B.纬度地带性规律
C.垂直地带性规律
D.非地带性现象
小题4:甲、乙、丙、丁四地自然条件最有利于大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以判断,图示为海陆间大循环示意图,因此判断水循环的各环节名称①蒸发,②是水汽输送,③是地表径流,④是地下径流。所以D对。A、B、 C错。
小题2:图示水循环中,海水的水量收支平衡,不会使海平面上升,A错。图示山脉高度约2000米,山顶是针叶林,没有冰川,B错。图示循环过程中,水没有三态的变化,只有液态、气态。C错。海陆间的水循环,实现了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使陆地水体得到更新。D对。
小题3:读图,乙地和丙地植被的差异,是山麓与山顶植被随着海拔高度变化而形成的差异。体现了垂直地带性规律。C对。干湿度地带性规律是从沿海向内陆,随着经度变化而变化的,也叫经度地带性规律。A错。纬度地带性规律是随着纬度变化而变化,B错。非地带性是地球表面并不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的因素,如海陆分布、地质构造、地形起伏等,干扰或破坏了地带性分布规律,造成地域分异的地方性差异,这种变化叫做非地带性。图示区明显是随着海拔而改变的,是垂直地带性规律。D错。
小题4:甲地位于内陆,由于山地阻挡,降水少,农业基础差。交通不便,不利于大城市形成和发展。A错。乙地位于山顶,面积狭小,不利于大城市形成。B错。丙地位于断层处,易发生地质灾害,不利于大城市形成,C错。丁位于沿海平原,地势较平坦,面积较开阔,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城市形成、发展。D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我国正在实施的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是水循环环节中的(?)
A.蒸发
B.地表径流
C.降水
D.下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等。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调往北方,是对地表径流施加的影响。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