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4:54:24
1、综合题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10分)
(1)A的地理坐标( , ),A在 (时区)B在 (时区)
(2)A在B的 方向
(3)2010年3月21日,一艘轮船经过A点时正好看到海上日落,此时B点的地方时
为 ,B点的区时为 ,北京时间为 。
(4)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A点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在箭头处标明该方向。(2分)
参考答案:
(1)88°W,66.5°S 西六区 东三区 (2)西南
(3)3:00 3:00 8:00
(4)(东西方向都画对给一分,南北方向同时画对给一分,共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某日半球昼夜分布图(阴影代表黑夜)和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图日照图是观测者从右图中A、B、C三个位置中的 处所观测到的,其表示的节气是北半球的 。
(2)地球公转从 点到 点(填数字),我们教室朝南窗户阳光射入面积从最小到最大。
(3)地球公转在②位置时,温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且昼长较北京 (长或短)。
(4)地球公转从①到③的过程中,温州市政府大楼正午影子朝向变化情况是 ,影子长短变化是 。
参考答案:
(1)B 冬至日
(2)② ④
(3)昼最长夜最短 短
(4)不变(或 一直朝北) 先变短后变长
本题解析:
(1)左图日照图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北半球的冬至日。左图中看地球的位置应位于太阳照不到的一侧且可以看到南极圈出现极昼,对应的是右图中A、B、C三处中B处。
(2)②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射入的面积最小;④为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射入的面积最大。
(3)②为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
(4)①到③是从春分到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直射点先往北后往南,温州市政府大楼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影子一直朝北,影子长短变化是先变短后变长。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球的公转。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某日半球昼夜分布图(阴影代表黑夜)和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光照图的判读、地球公转带来的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回答4—5题:
小题1:记载中所说的黑气是指:
A.耀斑
B.日珥
C.太阳风
D.黑子
小题2: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大气层的
A.光球层
B.日冕层
C.色球层
D.电离层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小题1:黑子是太阳光球层表面局部温度较周围气体地区低的区域,故明亮的光球层上看到的“黑气”即太阳黑子。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黑子发生于光球层,耀斑发生于色球层;太阳风发生于日冕层。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在图上①、②、③、④四点中 是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置, 是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置。(2分)
(2)在①、②、③、④四点中,忻州日出最早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2分)
(3)在图上④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降低;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范围是 ;出现极夜的范围是 。(6分)
(4)夏至日这一天,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上,太阳直射在 位置上;该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 (方向)移动。(2分)
(5)在①、②、③、④四点中,表示全球昼夜平分的有 。(2分)
参考答案:(1)④ ① (2)② ②
(3) 南回归线(23°26′S)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
(4) ② 南 (5) ① ③
本题解析:(1)直接根据图示四点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位置判断,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即④点;3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且逐渐向北移,即①位置。(2)日出最早即昼长最长,应为太阳直射点位于最北的北回归线上时,即②位置。(3)图示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即北半球冬至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4)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即②位置,该日过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5)①③时,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则全球昼夜平分。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进而能根据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判断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分布状况、极昼极夜的分布范围等内容。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一般解题方法的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5、多选题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自然现象发生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下图为我国乌鲁木齐一广州一线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单位:亿焦耳/米2·年),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甲、乙两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小的原因是该地处四川盆地,云量多
B.乙地处阶梯交界处,地形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C.甲地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
D.乙地处于柴达木盆地,地形起伏大,年太阳辐射变化显著
2、图中a、b、c三地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a与b相比,b点的昼夜温差大
B.b与c相比,b地太阳辐射强,是葡萄重要产区
C.a与c相比,距海洋远是c地气温年较差大的唯一原因
D.a、b、c三地相比,a处热量条件最优越
参考答案:1、AB
2、A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