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6 14:38:52
1、单选题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结合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
【小题2】图中 P 地
A.位于晨线上
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 6 时日出
D.当地时间 8 时日出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实验模拟的是地球的自转。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是由地球的公转引起的,A、B错;因为该实验是用地球仪模拟地球的运动,地球仪上没有运动的物体,故无法模拟运动物体的偏向,C错;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从而产生地方时,D正确。
【小题2】由图中可看出,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P地由黑夜进入白昼,故P位于晨线上,A正确,B错误;晨线上表示日出的时间,P位于南半球此时昼长夜短,故日出时间应在6点以前,C、D错。
考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晨昏线的判读及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图中甲、乙、丙、丁为赤道以北四地,回答问题。
【小题1】若甲与乙,丙与丁同纬度,甲与丙,乙与丁 同经度,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较丁地地转偏向力较小
B.自甲到乙走最短的距离,其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
C.乙地较丙地线速度大
D.甲乙较丙丁年昼长变化大
【小题2】若甲乙的线速度为丙丁线速度的一半,且丁地全年昼夜等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则甲地较丙地降水量丰富
B.若甲、乙经度差为60°,则丙、丁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6660KM
C.甲乙两地每年各有一天为极昼或极夜
D.若甲乙位于欧亚大陆上,则乙地必是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小题3】若某日甲、丁同时日出,则关于四点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此时巴西高原草类茂盛
B.澳大利亚西南地区珀斯炎热干燥
C.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好昼夜等长
D.太平洋地区台风处于一年中较为活跃时期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综合分析。
【小题1】A项纬度越高,地转偏向力越大;错误;B项从甲到乙走最短距离,其方向先向东北再向东南;错误;C项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大小: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错误。D项纬度越高,昼长的变化幅度越大;正确。
【小题2】丁地全球昼夜等长,判断位于赤道上,甲乙的线速度为丙丁线速度的一半,则判断甲乙位于60°N纬线;若甲乙经度差60°,即丙丁经度差60°,最短距离为60°*111KM。B项正确。
【小题3】甲丁同时日出,则表示越往北昼越长,故判断为北半球夏季,A项此时南半球为冬季,巴西高原草木枯黄;错误;B项澳大利亚西南部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冬季温和多雨;错误;C项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昼长夜短;错误。故选D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全球各纬度太阳辐射立体模式图”,据图回答小题。
小题1:1月份,全球太阳辐射能量最大的纬度是
A.23.5°S
B.23.5°N
C.0°
D.90°S
小题2:赤道上太阳辐射能最多的月份是
A.1月和7月
B.2月和8月
C.3月和9月
D.7月和8月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这是一幅三维坐标图,水平坐标代表纬度和月份,垂直纵轴代表太阳辐射能的大小,读图可知,1月份90°S值最大,故第8题选D。
小题2:原因是此时南极点发生极昼现象,且太阳高度变化小。3月和9月,赤道地区正午接近直射或被直射,太阳辐射强,故第9题选C。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南半球某地一天内太阳高度角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一天,太阳直射在( )
A.0°
B.20°N
C.20°S
D.23°26′N
【小题2】该地一年内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是( )
A.70°
B.23°26′
C.20°
D.0°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根据图中某地一天内太阳高度不变,所以该地位于极点。该点位于南半球,即南极点有极昼现象。极点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点纬度,所以这一天太阳直射20°S,C对。
【小题2】极点一年内太阳高度角的最大值等于回归线的度数,所以最大值是23°26′,B对。
考点:太阳高度角,直射点纬度范围。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据此回答下列题。
【小题1】此时A点的区时是( )
A.7月8日12时
B.7月7日24时
C.7月8日6时
D.7月8日16时
【小题2】.此时北京时间是( )
A.7月8日15时
B.7月8日14时
C.7月8日20时
D.7月7日14时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分界线,一条为日界线,另一条为时间为0时的经线,图中两条界线中,根据与1350E经线的角度关系分析,与A点相对的经线只能是1800,那另一条就是时间为0时的经线,在地球上两个日期的关系是,0时往东到1800是新的一天,也就是说图示半球按逆时针方向自转,为北半球。900W地方时为0时,由此推算A点(经度为0度)的区时是7月8日6时。
【小题2】据上题分析,0度经线(A点)为7月8日6时,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比0时区早8小时,所以此时北京时间是7月8日14时。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