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6 14:37:3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云南丽江古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主要原因是?(?)
A.濒临海洋
B.人口稀少
C.海拔较高,北面有更高山脉分布
D.地势低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1:中央气象台2010年10月20日报道,入秋以来影响我国强冷空气对我国西北地区带来较大影响,新疆地区气温普遍下降6~14℃,风力达6~8级,局部地区风力达12级,南疆出现沙尘暴天气。乌鲁木齐19日17:00气温19℃,20日17:00降至2℃,并出现初雪。
材料2:2010年10月19日全国天气预报简图。

(1)根据材料1,此次强冷空气活动给新疆地区带来较大危害,其危害主要表现是?。(答出两点即可)
(2)10月19日天气预报,受 ?   影响,海南岛将继续出现中到大雨天气,原因是                  。结合图示,此天气系统西部比东部风力    ,判断理由是                     
(3) 试绘出图中出现的冷锋系统剖面示意图(要求绘出锋面和冷、暖气团运动的方向。)(2分)


参考答案:(1)大风、降温、冻害、雨雪(答对其中2条即可得2分)
(2)气旋(低压) ?系统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 大 西部等压线比东部密,气压梯度力大,故风力大
(3)执行标准:答案唯一,必须注明冷暖气团的名称和运动方向,注意:一直沿着冷气团方向走。把冷暖气团写成写冷锋、暖锋不得分,在锋面上画锋面符号不得分。(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在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顺序中,反映我国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变化规律的是
[? ]
A、水田为主的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
B、水田为主的农业——灌溉农业——旱地为主的农业
C、草原牧业——灌溉农业——高山牧业
D、草原牧业——高山牧业——农区牧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箭头a和c的运输方式是?
A.管道运输
B.高压输电
C.水陆联运
D.利用地势的自然落差自行输水
小题2:有专家指出,d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沿途河水渗透补给地下水,增高地下水位
B.沿途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C.沿途地区海水大量入侵
D.增加了沿途地区湿润程度,降水增多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此题考查借资源的跨区域调配考查交通运输方式,首先要明确我国各地区的资源丰歉程度。a来源于山西,煤炭资源丰富,故a体现出晋煤外运,过去多运用铁路、海运联运或铁路运输,现在运用超高压输电线路变输煤为输电。B来自新疆的轮南,输送到上海,应为西气东输,运输工具为管道。c是红水河上游的水电输送到珠三角即西电东送南线工程,输送方式为超高压输电线路。d来自长江到海河流域,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主要借京杭运河向北输水,在黄河以南段由于北高南低,需建抽水站逐级提水,而黄河以北段可自流输水。
小题2: d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途河水渗透补给地下水,增高地下水位,由于沿途华北地区蒸发旺盛,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的土壤次生盐碱化。沿途地区的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只会影响水质;沿海城市过度抽取地下水,会形成地下漏斗区,导致海水大量入侵,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并不在沿海地区,故不会产生海水倒灌现象。南水北调会缓解沿途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但并不能增加了沿途地区湿润程度,更不易导致降水增多。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不包括:(?)
A.区域核心
B.网络系统
C.外围空间
D.人口状况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从经济活动的角度来看,区域空间结构的组成包括区域核心、网络系统和外围空间。人口状况不属于空间结构。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