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可持续发展》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九)

时间:2019-06-26 14:35:2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2008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促进低碳经济 ”下列做法既符合该主题又有利于控制全球变暖的是?
A.禁止发展高耗能产业
B.毁林开荒
C.禁止使用煤等燃料
D.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新能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碳;大量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对二氧化碳吸收减少等,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可能产生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发展新能源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进而控制全球气候变暖。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进程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方为鲁尔工业区A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1为沪宁杭工业区B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答问题。(15分)

表1

表2

(1)回答A地气候类型名称,分析影响该地谷物生产的不利气候条件。(3分)
(2)对比分析两工业区形成和发展的区位优势,完成表2内容。(3分)
(3)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在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3分)
(4)B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的范例。据图、表1,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6分)


参考答案:(1)温带海洋性气候;(1分)夏季气温较低;(1分)日照较少。(1分)
(2)①煤炭资源、水资源丰富(1分);②海洋运输(1分);③劳动力素质较高(1分)
(3)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答对一个要点即可得1 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 3分。)
(4)工业发展迅速(2 分);利用外资,产品大量出口(2 分);受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交通便捷(2 分)。(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外区域地理的比较分析。(1)A地为鲁尔区,位于欧洲西部,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由于终年温和湿润,光照条件不足,故不利于谷物成熟。(2)鲁尔区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为丰富的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沪宁杭工业区的交通条件:由于沿海,故除便利的河运、陆运,还有便利的海运条件。鲁尔区位于德国,属于发达国家,劳动力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素质较高。(3)借鉴鲁尔区可持续发展采用的经验即可分析,主要从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科技、发展交通、改善环境等方面分析。(4)B地位于江苏省南部,影响其中小城市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乡镇企业、外资经济和大城市辐射作用,故主要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改革开放的政策、引进外资等因素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从气候、地形两方面分析图示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10分)
(2)该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简述该地区农业生产部门的地区差异。(6分)
(3)为了稳定水稻生产,当地应采取哪些具体措施?(4分)
赣州素有“橙乡”的美称。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脐橙的销量有了大幅的增长。2012年11月,由农业部、江西省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开幕,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客商。
(4)根据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赣州脐橙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发生了哪些变化?(8分)


参考答案:
(1)有利条件: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2分,如果只答热量或降水给1分)
②地形多样,利于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2分)
不利条件:①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出现旱涝等气象灾害;(2分)
②气温年际变化大,冬、春季节易出现低温冻害;(2分)
③山区面积广,耕地资源不足;山区坡度较大,易造成水土流失。(任答一点给2分)
(2)北部多平原区适宜种植业的发展;(2分)
南部多山地、丘陵适宜林业发展。(2分)
渔业(或:水产业)在湖泊区发展;(2分)(没有答地形区只给一半分)
(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2分)
培育推广优良品种。(2分)
(4)交通条件更加完善;(2分)
政府支持力度加大;(2分)
国内、外市场需求扩大;(2分)
农业生产和冷藏保鲜技术不断提高。(2分)


本题解析:
(1)图示区域为江西省,该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图示区域内有鄱阳湖平原、罗霄山脉以及江南丘陵等,地形多样,利于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由于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季节变化大,易出现旱涝等气象灾害。由于季风气候,冬夏温差大,且故气温年际变化大,冬、春季节易出现低温冻害。山区面积广,地形起伏大,平地少,耕地资源不足。山区坡度较大,易造成水土流失。
(2)该地区北部为鄱阳湖平原,地形平坦,适宜种植业的发展。南部多山地、丘陵适宜林业发展。由于鄱阳湖面积大,水产业或渔业在湖泊区域发展。
(3)由于季风气候区多旱涝灾害,为了稳定水稻生产,当地应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同时多培育推广优良品种,保证高产稳产。
(4)根据资料可知,赣州脐橙随着京九铁路的开通,交通条件更加完善;由农业部、江西省政府主办的第四届中国赣州国际脐橙节开幕,可见政府支持力度加大;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客商,说明国内、外市场需求扩大;结合所学知识,赣州脐橙能销往国外离不开农业生产和冷藏保鲜技术不断提高。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但是东西部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其主要原因是
A.产业结构差异
B.工业化和城市化差异
C.资源市场差异
D.劳动力数量的区域差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产生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因素。西部地区资源丰富,劳动力丰富,但经济发展速度慢,主要原因是东西部产业结构差异。所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猛发展,但是东西部的差距也进一步扩大其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差异。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目前我国人均耕地仅有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图16为我国2003年耕地减少的因素构成图。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邹贺栓院士说,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和资源的减少,我国的粮食生产任务艰巨。从长远和根本上讲,要改变我国粮食增长的方式,开辟我国根食生产的新途径,关健在于农业科技进步。
材料二

(l)农业土地生产潜力(百千克/公顷)是由光、热、水、养分四因子共同决定的。根据图14说出我国全年土地生产潜力的分布规律。(2分)

(2)比较图13中A、B两省全年土地生产潜力的差异,并分析原因。(4分)
(3)近年来,图13中C省出现了大批速冻食品生产厂,产品销往全国。试分析在该省发展这类企业的有利条件(至少答出3点)。(3分)
(4)试分析图14中D地区土地生产潜力由东向西变化大的原因。(2分)
(5)根据图15和图16,就如何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请你谈谈自己的看法。(至少答出3点,3分)


参考答案:(1)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2分)
(2)A(河北)省土地生产潜力低于B(浙江)省(2分)热量充足,降水多,生长期长,水热组合好。(2分)
(3)接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劳动力丰富(每点1分,共3分)
(4)自东向西海拔迅速升高,导致温度下降很快,热量减少(2分)
(5)①积极开发和推广先进农业技术,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产水平②保证粮食的耕种面积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④防治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⑤制订政策,充分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⑥完善粮食储备制度⑦增加粮食进口渠道(每点1分,答3点即可满分,3分)


本题解析:(1)直接根据图14的等值线分布,说明全年土地生产潜力分布的高低差异即可。(2)图示A为位于华北地区的河北省,而B为位于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图例直接反映B省区的土地生产潜力大于A省区,主要原因可从纬度位置的差异,对水热条件的差异和耕作制度的差异分析。(3)影响食品厂生产的区位条件主要从原料、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和劳动力等因素分析。(4)根据图示D省区为西藏,西藏的东南部地区位于纬度较低的河谷地带,水热条件充足,故土地生产潜力大,而其西部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土地生产潜力低。(5)保障粮食安全,应从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技术、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单产方面和保障耕地面积方面分析,并可借鉴能源安全问题从粮食进口方面分析措施。
点评:本题考点较多,但难度一般,基础性强。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等值线、区域地理位置和耕地面积变化等基本信息,结合影响工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分析和粮食安全问题等内容分析,注意调用课本相关内容,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8 9 10 下页 尾页 9/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