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区域可持续发展》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时间:2019-06-26 14:28:4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图是“五种现代交通运输方式特征比较示意图”,图中l至5表示从最高到最低的五个等级。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应选择图中的(?)?
A.a运输方式
B.c运输方式
C.d运输方式
D.e运输方式
小题2:有关海洋表层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均高于寒流流经海区?
②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
③热量辐射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
④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应该注意各种运输方式的显著特点,从运量、运速、运价、灵活性、连续性等方面考虑。水运运输量最大,但速度慢;公路最机动灵活,但运量较小;飞机运速最快,但运价高;管道运输连续性好,但投资大,只能运输液体和气体。图中a为航空,b为公路,c为管道,d为铁路,e为水运。我国从中东进口石油,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至上海,应选择水运。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海水温度。洋流可减小高低纬度海区之间的水温差异;水温的年变化幅度近岸海区大于同纬度大洋中部。暖流流经海区的水温高于同纬度寒流流经海区;洋流是各纬度海区之间热量交换的主要方式。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伴随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农副产品不足
B.水资源不足
C.资金不足
D.发展空间不足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问题与对策:
问题
生态环境形式严峻
人地矛盾加剧
重复建设突出
对策
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优化产业结构
搞好城镇和区域规划
伴随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而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空间不足,人地矛盾加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图和新疆南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6分)

(1)?填写下表,说明应从哪些方面比较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新疆南部地区的区域差异。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差异的比较(只需列出比较的要素)
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人类活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
(2)西气东输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积极影响有哪些?


参考答案:(6分)
(1)
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的区域差异
自然环境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动植物、土壤、矿产资源等。
(答出4点给2分,2点给1分)
人类活动的差异主要体现在
生产、生活、经济(农业、工业)、社会(人口、城市)、交通运输、商业贸易、对外开放、科教和文化等。
(答出4点给2分,2点给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喀什是中国的西大门,与五国接壤,有6个国家一类口岸对外开放,201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结合下列图表完成相关问题。

图1 某区域示意图及简易地质剖面
图2 2002-2008年喀什二三产业及城市化比重
(1)喀什所在区域沉积层形成的地貌名称为? ,根据图1运用内外力作用的原理简述喀什所在地区地貌的形成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表1描述喀什地区用水结构及其变化特征,并结合本区区域地理特征和图2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本区域的不合理开发最易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依据本区优势条件就一、二、三产业的发展分别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冲积扇(洪积扇);过程:水平挤压断裂下陷;山区流水侵蚀、搬运带来泥沙;山前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
(2)农业用水比重高,工业、城镇、生活、生态用水比重低;农业用水比重下降;工业、城镇公共、生态环境用水量上升。原因:本区气候干旱;农业比重高;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城市化水平上升;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任写三条)
(3)土地荒漠化;依托本区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依托边境优势,积极发展边境优势积极发展商贸业;发展节水农业和特色农业;依托本区域口岸优势和相邻五国需求积极发展进出口加工业和轻工加工制造业。(任选三条)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5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甲市是中国新兴的“铜都”。铜产业集聚态势十分明显,初步形成铜冶炼基地、铜加工基地、废旧铜再生利用基地、铜产品物流中心(即三基地一中心)。同时该市政府始终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建设绿色“世界铜都’’紧密结合,打造铜产业聚集高地,发展铜精深加工、提高铜产品附加值。

(1)分析甲市成为中国新兴“铜都”的区位优势。(8分)
(2)简述甲市利用资源优势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理措施。(6分)


参考答案:(1)(8分)铁路枢纽,便于废旧铜和铜产品的集散;接近铜矿产地,原料丰富(或有利于降低成本);人口较多,提供丰富廉价劳动力;离“长三角”较近,市场广阔;接近(三峡)能源基地,铜冶炼所需大量能源有保障;政策支持。(每点2分,因果关系各1分。写出4点给满分)
(2)(6分)废物利用,节约资源;发挥集聚效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铜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重视环境保护。(每点2分,写出3点给满分)


本题解析:(1)影响炼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主要从水源、矿产资源、能源、交通、市场、科技、政策、劳动力、工业基础等方面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2)甲市的主要资源优势即矿产资源丰富,故其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措施主要从合理利用资源,发展资源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并提高经济效应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位分析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般思维,学会知识迁移和应用,并主要分析的完整性和全面性。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7 8 9 下页 尾页 8/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